□本报记者 王进
由于东航和上航均不幸带上了“ST”的帽子,因此两家航空公司的重组被市场评为“弱弱联合”。虽然,无论强强携手还是弱弱联合,只要能带来双方经营绩效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就是好的重组和药方,就是改革的方向。但市场总是在发问,双方联合究竟能在哪些方面带来不同,为何相关部门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推动两家企业的合作重组?
分析人士认为,两家效益均严重受损的公司之所以有走到一起来的重组必要,首先与上海刚刚获批的两个中心建设和举办在即的上海世博会的建设息息相关。也正是因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加速和世博会筹备的迫在眉睫,才让两家公司的重组日益清晰,拖延近一年的重组进程也迫近水落石出。
在2008年董事会报告中,世博会是东航唯一确认的“利好”消息。东方航空明确表示,2009年国际航空市场需求为负增长,国内航空市场有恢复增长的可能,但运力过剩情况仍很严重。上海以及周边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尤为显著。但该公司同时宣称,“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机遇”。
此前,东航、上航分别获得70亿和10亿元的注资,东航70亿元注资到位后,其资产负债率将降低8.36个百分点;上航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资产负债率将降低5.90个百分点,由91.35%下降至85.45%。而政府力推东航上航合并,目的是创建一家盈利性更强的航空公司,并加强上海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至于上航,更是要抓住世博会这一上海的发展契机。上海航空是我国第一家非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也是我国国内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完成整体上市的航空企业,一直被上海市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54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相关人士表示,世博会时,单浦东机场的吞吐量就将达到6000万人次的需求,上海航空将大有作为,同时世博会也将为公司未来经营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但是,由于多重原因,两家同样以上海为基地和核心盈利区域的航空公司,不仅相互之间有较大的利益冲突,而且自身的营业能力也大打折扣,2008年双方的巨额亏损也显而易见。盈利尚且不能,更何谈利用世博会契机提升企业?
因此,如何一面打造真正盈利性强的企业,一面打造上海航空港地位和服务世博,成为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均欲双赢的表现。因此,双方的合作与利益,暂时不能以纯市场化的重组成本和收益视之。
国务院前不久批复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文件中,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的建设”被列为重要配套设施之一。相关专家就表示,这两个ST公司的重组,看似是弱弱联合,由行政推动,但上航进入央企东航后,上海市政府在东航就拥有了话语权,对上海航空枢纽港的建设乃至经济发展,都会带来潜在好处。
不过,显而易见的瓶颈也不少,除了两家公司“难兄难弟”的身份外,譬如上海一座城市却拥有浦东和虹桥两个机场,“一市两场”的问题如何解决,也是两家公司重组后的重要任务。据悉,两家公司分别在上海虹桥、浦东两个机场拥有独立运营的后勤支持、票务系统和地勤系统,直接导致两家公司运营成本偏高,控制能力较弱。类似这些不利因素的克服,还需要重组前后两家企业和推动方共同智慧的发挥。
■ 记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