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秘四川民企收购悍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4日 11:56  大众网-齐鲁晚报

  新华社芝加哥6月2日专电(记者 胡光耀)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中国民营企业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2日就收购通用旗下著名越野汽车品牌悍马达成初步协议。

  腾中重工负责人当天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将为悍马品牌及其研发进行投资,这将使悍马在美国生产出更节能的车型。”悍马公司总裁詹姆斯·泰勒也发表声明说:“在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的投资和有力支持下,我们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尽管通用此前曾表示,悍马品牌价值在5亿美元左右,但通用并未透露悍马此次的具体卖价。通用表示,有可能在今年9月底与腾中重工达成交易。这一交易包括购买悍马品牌的高层管理和运营团队,并能保全美国3000多个与悍马生产、销售相关的工作岗位。

  根据双方达成的初步协议,悍马公司总部和生产部门仍将设在美国,公司计划在全球扩大销售网络,其中包括尚未开发的中国市场。

  出售悍马品牌是通用汽车破产重组计划的内容之一。根据重组计划,通用汽车将只保留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和GMC四大核心品牌,这四大品牌汽车销售量占通用汽车总销量的80%。

  腾中重工是集生产特种车辆、路桥构件、建筑机械、石化设备四大系列产品于一体的重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总部设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方表态

  通用:不排除“意外”发生

  通用中国公司方面3日表示,通用与腾中重工达成的谅解备忘录是通用汽车重建过程中迈出的又一积极步伐,悍马品牌的出售不会对通用汽车在中国的运营造成任何影响。通用中国公司公关部人士告诉记者,通用和腾中重工目前签订的是无法律约束力的意向协议,因此不排除有意外情况发生。不过他强调,目前与通用磋商购买悍马的买家只有腾中重工。

  悍马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泰勒3日在一份声明中称,在腾中重工的投资和支持下,悍马公司定能实现其目标。悍马一度风光无限 (资料片)

  腾中重工:收购有三点考虑

  腾中重工3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公司将为悍马品牌及其研发进行投资,生产更加节能的车型。

  记者了解到,目前以总经理杨毅为首的腾中重工管理层仍在美国与通用磋商更多细节,其对外公关事务委托给总部在香港的博然思维公关公司。博然思维北京联系人赵晓路告诉记者,腾中重工会将悍马的经销商网络在全球扩展,包括中国等未开发的市场。

  腾中重工对外联络公关部的赵彤表示,此次的收购,腾中重工主要是看中悍马在消费者心中的美誉度,以及在全美的市场。

  目前悍马在全球有其忠实的追随者,其特色和蕴含的品牌精神,还有对技术的追求,是腾中重工对其进行收购的重要原因。

  此外,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品牌还考虑到三点:第一,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需求,腾中重工认为悍马品牌有自己的市场份额存在,并不担心今后的销售问题;第二,可以开发新兴的市场,赵彤表示每种车型增长轨迹是不同的,悍马还有很多新兴市场等待开发;第三,重点还是放在经营管理上,改善宣传和售后服务也会对悍马的销售起到促进作用。

  腾中重工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收购资金主要是企业自有资金和银团贷款,目前正在通过财务顾问瑞士信贷和几家商业银行洽谈,按照计划将于9月底完成交易。目前并购法律顾问团队也在研究对关联国家的政策合规性,以保证顺利通过国家层面的审批。

  瑞士信贷旗下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负责并购业务的人员认为,一般来讲,这种大并购不会使用、至少不会完全使用自有资金直接收购,而是实施杠杆收购,也就是高负债收购,即自己用很少的资金,以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作抵押,向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高负债筹资。

  据金融时报估计,收购悍马品牌最少需要5亿美元资金,约合人民币34亿元。公开资料显示,腾中重工注册资金3亿元人民币,据内部人士介绍,目前几大板块总资产约为50亿元人民币。 本报综合收购悍马的四川民企腾中重工。

  腾中背后疑另有操盘手

  一则悍马品牌转手的新闻,瞬时点燃了一个过去默默无闻的名字——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记者在腾中重工官网的公司介绍中看到,公司原为四川腾中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5年1月,于2008年1月更名为腾中重工,是涉足特种车辆、道路构建、建筑机械、新能源、石化设备产业的现代重工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腾中重工还在今年2月份入选了成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名单,是今年在这份成都最具实力企业名单中新增的15家企业之一。

  腾中重工负责对外联络公关的赵彤表示,外界惊诧的腾中重工突然收购悍马品牌却是该公司酝酿许久的事情。

  有知情人士透露说,腾中出面,背后其实是华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为此,记者3日也专门赶到了位于成都市高新孵化园区9号楼的华通控股采访印证。但该公司行政部一名杨姓主管表示,腾中重工与华通投资之间并没有如网上所说的“投资关系”,“我们也是刚在网上看到相关消息,对此我们也很吃惊!”记者在现场也注意到,华通控股在高科技企业聚集的孵化园独占了9号楼整整一栋,其工程研发中心、行政总部等均在此。但随后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华通控股的高层中,有人以自然人的身份投资了腾中重工。

  未来品牌运营充满变数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通用破产与其旗下大部分车型没有走低耗能、低污染的路子有直接关系。她认为,把悍马卖给四川民营企业让人担忧。如果悍马不在环保节能方面进行改良,将很难适应未来的发展。

  财经评论人叶檀也认为,腾中重工是国内路桥、建筑机械及能源设备的制造商,从前的业务领域并没有涉及到汽车及相关领域,这种跨行业并购非常少见,成功的例子也不多。在国际并购上缺乏相关经验,在汽车运营上的零历史使得这家民企在接管悍马后的前途上很不乐观。

  美国理海大学商学院国际汽车计划研究员陶庆久博士指出,悍马在美国是一个失败的品牌,“它大、重、耗油,价格贵。在美国只有很小的消费群。”腾中重工不太有可能用悍马在美国盈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表示,四川民企购买悍马品牌总的来说值得肯定,美中不足的是腾中重工由于先前缺乏汽车运营的经验,使得在未来品牌的运营及业务的开拓上充满太多变数。 据《成都日报》

  收购悍马的“不可行性”分析

  □新华社记者 南辰

  由于收购方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缺乏乘用车研发、制造和营销的经验,从降低收购风险的角度出发,收购方应当认真地进行收购悍马的“不可行性”分析,在收购中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危机做好应对准备。

  在美国等发达汽车市场,民用悍马的突出卖点是其强大的越野性能和与恶劣环境对抗的能力。然而,悍马性能的强悍依托的是大排量和高油耗,这也是典型的美国车的特征。在高油价时代,在通用等美国汽车企业的产品被迫向更节能、更小型、更环保转型的关口,悍马的品牌DNA、技术DNA都属于小众中的小众,是一种逆潮流的另类车型。因此,中国企业对悍马的收购比印度塔塔对捷豹、路虎老牌豪华品牌的收购市场风险更大。

  从悍马品牌近两年在美国本土和全球的销量看,下滑速度惊人。因此,悍马的收购方不但要承担交易涉及的现金,还要考虑所有债务,以及如何尽快使悍马摆脱失血状态。

  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利于收购方的因素也有一些。例如,长期以来,由于悍马在国内价格高昂,而且屡屡被爆成为煤老板等的“坐骑”,其品牌形象被蒙上了一层豪华的外衣。但是,这种浮华、浅薄的豪华缺乏品牌文化的深厚积淀,随着汽车市场的成熟,也存在逐渐失去光环的风险。

  记者注意到,腾中重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将为悍马品牌及其研发进行投资,生产更加节能的车型。但是,作为一家没有乘用车研发、生产和营销经验的企业,对乘用车研发所需的天文后续资金要有心理准备。在知识产权保护非常严格的美国市场,真正的创新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此外,企业还要对美国越来越严格的油耗、排放法规有所准备,那意味着研发成本的升级。

  从此前中国汽车企业对海外汽车企业收购的案例看,尤其要对收购达成后劳资双方的摩擦阻力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上汽收购双龙后陷入这方面的泥潭,不得不“断腕”退出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对此,早准备、做最坏的准备要比盲目乐观更实际。

  悍马风光不再

  作为通用汽车著名品牌,悍马车一度风光无限,霸气十足,占据美国汽车文化一席之地。

  悍马最先由美国汽车综合公司研制,最初为军用轮式车辆,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大量装备军用悍马。

  1999年,通用汽车将悍马品牌购入,开始生产、销售民用型悍马车。

  民用悍马主要包括3种型号,悍马H1、悍马H2和悍马H3。

  由于车体过重,悍马车是不折不扣的“油老虎”。先前经济形势好、石油价格低,悍马销售火爆。

  著名影星、加利福尼亚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和悍马车缘分不浅。他努力说服美国汽车综合公司开发第一种悍马民用型,即悍马H1。施瓦辛格本人一度拥有8辆悍马,组建悍马车队。但受经济衰退、油价上涨等影响,悍马风光不再,销量持续下滑,甚至连施瓦辛格也将自己的悍马车卖掉。

  路透社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悍马车销售出27485辆,比2007年下降51%。悍马车价格不菲,主要在美国销售。

  去年6月12日,通用COO韩德胜(现任通用CEO)在上海称,悍马有可能被出售,他还特别表示欢迎来自中国的买家。去年12月,通用股东和管理层通过战略评审后认定:出售是悍马最好的选择。从那时开始,通用开始接受潜在买家的收购请求,当时其心理价位是不低于5亿美元。

  一年之间,通用经历了向美国政府的数次借款,经历了公司现金的数次枯竭,经历了两次提交重组计划,终于走到破产保护、重获新生的历史阶段。悍马的价值也在等待中步步贬值。分析人士称,目前悍马的价值大概在1亿美元左右。

  据新华社、《京华时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