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宝全:开创度假地产新局面的柿子林主人(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17:20  《中国商界》杂志

  中国商界: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群过上了贴近自然、提倡环保的“乐活”生活,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一种从新走向农村,回归大自然的“新上山下乡”运动悄然兴起,您如何看待这一新生活方式的兴起?

  张宝全:当人均收入达到二三千美元的时候,消费模式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功能消费就会往精神消费转变,从吃饱穿暖到寻找好的感觉转变。“新上山下乡”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一种最典型的现象之一,包含度假、旅游也好,探险、电影等等,都是这样一种趋势下的状态,这才是中国真正向发达国家转型的开始。这时候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发达国家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第三产业占第一位,这也是中国真正向发达国家过度的一个标准,中国第三产业还处在第三位。中国这几年发展最快的不是硬实力而是软实力,软实力是我国下一轮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我们在前一时期都是以硬实力发展为主,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那么“新下山下乡”是代表这个转变过程的很好很形象的词,这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关联更大。

  中国商界:“新上山下乡”的标志之一就是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比以前更强烈了,您也非常喜欢艺术,艺术对于您的生活态度有什么影响?

  张宝全:我觉得艺术最大的本质就是创造,一个艺术家的好坏就看他的创造力,就是看他对事件的表达和表现。虽然我后期从商,但是艺术我并没有丢,创造对于艺术家是最重要的特质。就像我们现在做的产品很挣钱,但你让我重复它可能我并没有兴趣,所以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并没有把利益最大化作为我们的最大目的,往往我们更重视意识的最大化,但这种东西我觉得生要逢时,例如“柿子林”会馆早十年或不在北京这种东西就一钱不值,别人就不认为你这是艺术的追求,会认为你穷,因为没有这样的环境和语境。

  在我很多的商业运作中还是把很多这样的东西融进去了,可能你做的产品在经济利益上不是最大化,但我们觉得在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上实现了最大化。尽管文化价值不能带来利润的最大化,但是我们还是很重视这个,所以在我们做的很多产品里都体现了这双重价值的寻求。就像产权度假式酒店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创新,它把不同的资源融合在一块。

  关于度假地产

  度假地产无疑是房地产业在“新上山下乡”中的崭新体现,而张宝全无疑是中国度假地产领域里的开创者和领先者。度假地产与中国的国情相吻合,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即使中国跨入到富裕的发达国家行列,也不可能实现多数人在乡间拥有别墅。而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度假旅游的需求,就必须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度假地产运营模式的创新,而张宝全和他的今典地产无疑在这一领域为我们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中国商界:您如何界定度假地产这一概念?

  张宝全:我给它起名叫休闲度假地产,中国现在正从旅游向度假转移。比如像水族馆、兵马俑这些都属于旅游地产,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时兴到此一游,这是旅游不是度假。现在中国正全面进入度假时代,度假就要有相应的房产,度假的容器就是以酒店为核心但不仅仅是酒店。我觉得度假酒店更有优势,正在崛起,比如说兵马俑等旅游资产是不能投资的,但是度假酒店却是可以投资的。

  中国商界:在房地产萧条的情况下,包括海南三亚红树林等度假酒店在运营上面临一个怎样的状态?

  张宝全:房地产销售大幅下降,很多人可能觉得是一次大的危机,但也有人说危机意味生机。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模式的推出可以说是一次转型,也是一次转机。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两三千美金,已经开始发生结构转型。在金融危机下,旅游度假跟看电影很类似,都是暂时摆脱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在三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度假酒店,但没有度假生活。像澳门威尼斯人、云顶等那样的酒店,你待一星期都不会感到厌烦,里面吃喝玩乐什么都有,这种酒店无疑规模是很大的,客房数大,配套设施也大,全旅游度假生活方式能够在这里得到成长与体现。

  这样的酒店规模大投资就很大,投资大就压力大风险也大。所以我觉得在巨大的压力下不仅要转型还要创新,我们把一个更大的酒店,利用中国产权式酒店这样一个在法律上行得通的模式,把一个投资人变成这么多投资人。就是把业主买房行为变成一个入股行为,或者说把一个房地产产品变成一个金融产品,就是说它不仅仅是传统的买不动产,它更像是一个金融产品。

  中国商界: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曾兴起分时度假,产权式度假酒店这种模式与此有何不同?

  张宝全:分时度假是度假产品的一种类型,就是买了未来一百天的度假房间其他什么都没有。这个产权式度假是有产权的,中国人一般觉得拿个房产证是最安全的,另外还有股权收益。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你一年有三十天免费度假,这就像你买分时度假是一样的,你买一间房不但得到一处房产还得到在这个房子度假的权利。而分时度假就只能在这个房子住,住值了再把房子交给别人。

  第二,我们在亚龙湾、海棠湾、清水湾包括青岛我们都可以去住。所以并不限定在哪去住,也不限定在什么样的房间住,总统套也能住,标间也能住。但是销去的天数不一样,总统套房销去十五天,而双人房可能是两天。所以给了一个分时度假的系数,等于买了这样一间房在全国各地的红树林酒店都有了居住权。

  第三,酒店管理公司只收取管理费,所有的酒店运营收益归业主所有,有分红,酒店到了年终有利润的时候根据套房的分红系数分红。如果酒店发生亏损或者周转资金不够由大业主承担,与小业主无关。

  第四,就是小业主的单位在开会需要订房时享受团体价格,除了团体价格小业主还能得到百分之五的佣金。这个就把每个小业主变成了推销员。

  第五,就是当你把三十天全部用完,你再订房就享受业主价也就是普通价格。

  财务上它属于第三方财务公司在做。这个财务既不是管理公司的也不是大开发商的,而是由第三方的财务公司来做,第三方财务审计公开能确保小业主的利益。

  中国商界:目前这一模式是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还是一个探索的开始?

  张宝全:这是一个开始,全世界都没有一个这样的模式。这个模式非常适合中国,中国人口众多,非常适合这样的吃喝玩乐全模式的度假酒店。但是有一点很难逾越,这么大投资谁来投?这样投了来卖行不行?三亚有中国最好的度假资源,而三亚最好的景观都是我们的,如果你买了一间房每个湾的酒店你都可以住了。另外你在青岛买一间红树林酒店你到三亚也可以住了,这对中产阶级和白领都是很有吸引力的。等于他们买了这样一个产品,解决了好几样问题,既解决了分时度假,又解决了一个投资分红的问题,还能拥有自己的不动产,而退出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把房产卖掉。

  记者:同是在做旅游度假地产,中坤集团与今典集团有何不同?

  张宝全:中坤是做旅游地产为主的,旅游最重要的是人文资源,其次才是自然资源;我们是做度假地产为主,度假最重要的是自然资源,甚至和人文资源无关。中坤是在旅游中包含少许度假,我们是度假带动旅游。像无锡变成旅游城市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门票加垃圾,什么也没得到。如果变成度假目的地就不一样了,游客一旦住下来就不是门票加垃圾,他把消费就全带动起来了,否则你就是为人家做了奉献。度假你就要开发度假资源,无锡的湿地非常漂亮,全世界水最多的城市是无锡,全世界桥最多的城市也是无锡,真正的东方水城就是无锡。所以我们在无锡太湖边买了一块地,准备开发度假地产。

  中国商界:度假讲究的是环境,那么度假地产的发展是否也是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张宝全:旅游最重要的是人文景观,其次才是自然资源,而度假主要是以自然资源为主体。像三亚这样的亚热带自然资源在中国是唯一的。当我们人均到两三千美金的时候,我们就从功能式需求向体验式需求转变了,功能需求比如说以前我们买衣服是因为冷要御寒,而现在买衣服更多是因为喜欢和欣赏。现在的消费更多的是消费文化、氛围、环境,比如我们去茶馆和咖啡馆,目的不是专门去那里喝茶和咖啡,而是去享受那儿的氛围和环境。要是为了喝茶和咖啡,我们可以买更好的在家里喝,何必跑到那去花钱呢?

  中国商界:对于在酒店建设、运营过程中如何注意生态环保您有何见解?

  张宝全:生态环保方面基本上五星级的酒店都会考虑,只要对改善周边环境有好处的我们都会尽可能去做。比如我们在海南红树林酒店讨论是否要用太阳能,后来发现这个运营成本很高还老坏,所以决定用热泵,像地源热泵、水源热泵、风源热泵,把三亚这个很热的空气能量先储存起来然后释放出来,这都是一些很好的环保方式。

  张宝全简介:

  出生于195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任今典集团董事长,其事业涉及地产开发、文化艺术、电影投资。

  在北京开发的今典花园、今日家园、“空间?蒙太奇”、苹果社区、柿子林会馆,已在国内外获得诸多建筑艺术奖项。三亚亚龙湾红树林酒店、亚洲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三亚湾红树林度假酒店、全球第二座七星级酒店——海棠湾红树林费尔蒙酒店,确立了他在度假地产的领军地位。

  他创办的中国最大的民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逐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高话语平台。

  作为中国数字电影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旗下的电影产业集团——时代今典传媒集团,已建立起涵盖渠道、数字电影设备、数字院线、制片、发行和数字电影网上交易平台的电影产业链条,并与中国电影集团、北京电影集团建立合资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影集团公司。

  作为中国电子行业标准EVD的最大投资人,其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蒙太奇数字电影放映机在2008年奥运会鸟巢500米的碗边创造了全球最大银幕的神话。2008年岁末,他投资的电影《叶问》也实现了1.3亿的票房收入。

  张宝全的目标是力争每年导演一部片子,2009年将投资制作五部电影,其中有三部大片,分别是中国版的《乱世佳人》——《胭脂》,中国第一部翻拍好莱坞的影片《男人百分百》,与美国环球合作的《意面对拉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