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4日17:3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月24日消息,今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2017年中国房地产销售增速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者负增长,而房市的疲软也将对实际GDP产生0.6%的拖累。

  不过这种评估相对“泡沫”“崩盘”的说法而言还是相对轻微可控的,对此,他认为,房地产从全国来看,没有大规模泡沫,虽然一线城市房价较高,但是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相对合理且库存得到了改善。

  据邢自强阐述,作为投资拉升主力的房地产,去年的销售增速20%左右,而今年销售增速有可能变成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因为20余个大城市已经出台限购政策,而他们的房地产销售占到全国的1/4左右,这些城市的成交量下降将会明显影响全国。同时,这种下滑还将衍生影响到服务业、房地产上下游,比如物业、建材、家具等。据摩根士丹利测算,房地产销售增速及其周边产业的下滑,将会对中国GDP产生0.4%左右的拖累。

  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增速也有所下滑,邢自强称,房地产销售作为房地产新开发的“先行者”,通常可能领先6个月左右,“房地产销售增速下滑,那么开发商就不会拿地去开工,因此今年的新开工增速也会下滑,今年整个房地产投资增速相比去年也会下降3%-4%。”他认为,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建设对GDP会产生0.2%的拖累,所以总体有0.6%的拖累。

  这样的评估对比于房地产“崩盘”“泡沫”的说法而言,还是相对比较轻微的,对此邢自强认为,房地产从全国来看,没有大规模泡沫。“一个城市一对正常的家庭,他要用自己的收入买房子,这个房价是他收入多少倍,北上广深房价收入比16倍,确实很高,国际很多国家是10倍,已经被认为房价非常高,香港12倍、13倍,现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被高估了。”

  但是,在他看来,如果把眼光拓展到全国房地产市场,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收入比相对合理,二线城市平均房价收入比在8倍左右,三线城市略低,全国似乎看不到价格的泡沫。

  “很多人担心的中国房地产的风险实际上来自于库存供给过多的风险,不是价格。过去三四线城市土地供给量比较大,如果把现在还在没有建完的楼盘,可能小城市的库存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但是看到过去两年,业余销售回暖,开发商越来越谨慎,大家没有多拿太多的新地,去年一年供地面积是下降,导致整个库存供给过多的情况在全国得到改善。”??自强如是说。

  就驱动短期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他表示,今年投资增长可能是平稳中略有放缓的局面,除了受房地产拖累的投资外,消费可能继续平稳加速,而出口会受到比较明显的提振。

  而消费背后主要的驱动力是收入增长。他指出,在人口老龄化带来储蓄率下降的背景下,到2027年,中国将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未来消费占GDP的比重也将上升到三分之二左右。此外,消费正在出现升级,衣食方面的占比越来越低,包括服务业、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教育和外出旅游等方面的中高端消费品占比越来越高,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到2030年,中国整体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9.7万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新浪财经 许旻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