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组剑指一带一路建设 合并或将导致垄断

2015年03月31日 13:02  企业观察报  收藏本文     

    央企合并有待破茧化蝶

  《企业观察报》记者 张宁 武诗

  在南北车合并之后,近期又传出中船重工和中船工业等知名央企“合并”的消息。一波央企合并重组的浪潮正迎面扑来。专家预计,这一轮央企重组将在未来5至7年内大体上完成,企业的产权及改制是面临的迫切问题,相关配套改革和制度规范有待跟进

  分拆或合并,在我国国企改革历程中,已出现过六七次。本轮央企重组正在启动,它瞄准的对象并非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企业,而是能源、资源、电信等战略行业中的企业巨头。

  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的2015年,拥有百万亿资产规模的国企改革之路逐渐清晰。这其中,央企巨头间的合并成为最清晰的脉络之一。

  继南车与北车、中电投与国家核电之后,谁将成为第三个合并的央企巨头?

  3月25日,早就传言将被合并的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同时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两公司高层负责人对调。

  中船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胡问鸣任中船重工董事长、党组书记;中船重工原副总经理孙波任中船重工总经理;李长印被免去中船重工总经理、党组书记职务,到龄退出领导班子。

  中船重工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董强任中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船集团副总经理吴强任中船集团总经理。

  “军工央企面临新一轮合并潮。”企业观察报记者熟悉的一位军工企业中层干部表示。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对企业观察报记者透露,国资委[微博]将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胜劣汰,从而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央企。并且,随着“中国制造”由低附加值的贸易品逐渐向高铁、基建、核电等高端领域升级,相关领域的国字头行业巨头陆续筹谋资产整合,央企也将从速度规模型转化为效益质量型。

  刚刚兴起的央企合并潮要想成势,还需克服国企自身分立与避免垄断的两大障碍。

  今年3月,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新厘清了国企改革的底线与边界,对改革的方向、路径、目标精准定调。

  国企改革无疑在未来一长段时间里都是精彩纷呈的领域。然而,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央企巨头合并重组,是否已然万事俱备?

  央企重组

  剑指“一带一路”建设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我国国企改革历程中,大范围的国企重组已出现过六七次。但多位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的学者表示,本轮央企重组无疑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从目前已确认的南车与北车合并重组、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重组来看,本轮央企合并重组的瞄准对象并非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企业,而是对具有战略重要性行业中的巨头央企同类之间进行强强联合。此为本轮国企深改的一大特点。”谈及国企改革,李锦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说。

  李锦表示,之所以这样改,是要摧毁国企内部及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长期积弊——这些年国企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了不少短板,比如对外竞争中大打“价格战”,而不是靠技术等核心竞争力取胜。

  一个知名的案例是,2013年,当北车等企业竞标阿根廷动车订单时,南车“后发制人”以127万美元的低价介入竞标,结果北车败北。

  “这类恶性竞争一方面导致当事企业利益受损,另一方面,也导致阿根廷等国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价格产生不信任,使中国企业整体声誉受损。”一位接近这场竞标的知情人士与企业观察报记者说道,国有企业亟须在国内外市场强化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良性竞争。

  国资委[微博]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喜亮表示,中国中车的成立,国家核电与中电投的合并,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其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扫清障碍。“高铁也好,核电也好,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代表,无疑扮演了面向一带一路急先锋的角色。”

  当前,中国新一届政府正在布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银国际在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提到,“一带一路”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分为两类:一是产品和产能的输出,二是产能的直接转移。

  这一判断很容易得到来自各个层面的验证。

  李克强总理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鉴于哈方对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双方很快达成了哈方引进中方优质过剩产能的协议。

  “新常态背景下,包括电力在内的多个行业国内增长空间已很有限。”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庆奎认为,转型升级和继续发展的愿景,都要求央企更多地关注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海外市场。

  “可以说,南北车、中电投与国家核电的合并重组只是个开头,不少国字头行业巨头将陆续筹谋并启动资产整合。”在企业观察报的采访中,不止李锦一位业内人士做出这样的判断。

  3月25日,一直有合并传闻的中船重工、中船工业进行了主要负责人对调。一位军工央企的内部人士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表示,不排除这是为双方日后的重组铺路。“同类军工央企都有被合并的可能。”

  作为佐证,中核工业集团董事长孙勤曾表示,核工业行业也好,企业也好,都必须服从国家战略,打破企业之间的原有利益格局。“现在核行业的调整已经得到高层的重视。”

  “今后一段时间,以大央企为重心的合并重组会形成一波浪潮,5至7年内,国企重组将大体上完成。”李锦判断。

  为组建国有资本投资

  和运营公司铺垫

  对于合并后的央企巨头,如何更好地实现与市场的融合,是不少人关注的焦点。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直言,国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要从单纯的管理国企转向如何让国企更善于用好资本市场。

  “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并实现其对所有国有企业的全面覆盖,恰好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按照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辜胜阻[微博]的说法,改革后,所有国有企业均统一由不同地方层级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持股,为全面政企分开打下体制基础。同时,通过对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的设立加以严格限制,建立国有资本自身的约束机制,解决国有企业无序扩张、多头投资、多头管理的问题;而借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国有资本也有望做新做活。

  遵循如是逻辑,同业央企巨头的合并算是为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试点迈出的第一步。

  “去年一年,国有企业的混改已大范围行动起来,今年重点运作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也是日程中事。”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表示。

  但是,这一改革新思路却未得到一致认同。支持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

  “(核电行业)现有几个公司的产业,是能够进行整合的,不管是在设计力量、建造力量还是运营力量方面。如果要问我采取什么方案,我会说,按照三中全会精神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最适合核工业的。”孙勤表示,这并不是站在企业立场来说,而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应该按照三中全会要求走这条路。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微博]却并不认可这一操作思路。在他看来,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脱胎于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并不适宜中国。他表示,淡马锡直接向新加坡财政部负责,其组织形式是企业而非政府机构,思维方式及对下属国企的管理皆高度市场化,国企高管的选聘、薪酬、奖惩也依市场准则为之,“这与我们国资委的职能明显不同”。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则向企业观察报记者坦言,若想真正实现国企变革,如何重置、理顺目前我国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中各相关部门的权力划分及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无疑是本轮国企改革整体方案迟迟不能明晰的一道主要障碍。

  “将国资委和中组部手中的考核与任免权力还给国企董事会;实现国企高管的市场化,彻底取消行政级别,由董事会向全社会真正公开选聘,并给予市场化的薪酬待遇。如果不能做到这几点,所谓的‘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只能说是学到了淡马锡的表面功夫,其结果必定是‘换汤不换药’。”刘胜军直言,而此时大型央企为之进行的合并与铺垫,也难言不会是徒劳。

  重组大潮之前尚需拆分?

  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看来,现在讨论央企合并与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之间的因果结果关系未免为时尚早,他认为大型国企合并潮兴起需具备一个前提条件。

  “正如前述,本轮国企改革同行业大型央企的合并,主要瞄准国家经济产业的核心领域与关键行业,且这些央企的主业集中。依据过往的实践经验及规律,只有国企自身分立完成,才有利于大范围合并,但目前我国大型国企的分立并未真正明确。大问题没有明朗,新的政策规定亦未出台。”李锦说。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也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表示,大型国有企业的产权及改制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迫切改革问题。“相比于扩张性重组,分立式重组更适于本轮国企改革‘优化社会资源、提升企业效率、增强国企效益’的目标。”刘小玄认为,后者能够打破企业产权改制的瓶颈,通过企业边界的重新选择与规模的重新调整,突破了原先对其发展和改革的根本性制约。

  其实领导决策层亦有意通过“企业分立”的思路推进国企深化改革。原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透露,随着改革的推进,未来央企或地方国企会有分拆的任务。过去是把几家企业合在一起,现在则会把一个集团不同业务分拆成若干企业。例如,一个集团包括公益、战略、竞争三类业务,需要通过出售、划转、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分拆。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一份关于国企业务分立重组的设计报告引起了外界关注。该报告指出,应积极研究将电信基础设施和长距离输油、输气管网从企业中剥离出来,组建独立网络运营企业。

  比如在电网行业,主要是实现国家电网[微博]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合并,在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与省电网公司之间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关系。输配分离后,国家电网公司和区域电网公司经营输电网,配电网划归省电网公司;

  再如民航业,重点培育几家区域性航空运输企业,解决航空支线垄断程度过高的问题,把航油、航材、航信三家企业改造成由各航空运输企业参股的股权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

  “该设计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配套改革政策和制度规范,实际操作执行恐怕步步难行且颇具风险。”一位不愿具名的南方电网管理层人士这样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分类改革将使国企分拆重组成为新趋势,随着国企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分拆重组将使国企功能得到较大强化,但是分立式重组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一些企业往往借重组之机将大量债务留在母体企业,而把有效资产转移出去,名为重组,实则逃债等等。如何防范这些问题,我国的法规政策并不明晰。

  国内某运作过企业分立重组的上市公司总经理也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说,企业分立重组或改革这一过程事实上需要很多配套改革加以推进,规模庞大、内部矛盾重重的大型国企就更是如此。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大型国企有效分立,国家政策的制定须考虑到这几个关键点——企业分立时产生的一次性税费是否应该免除;如何通过制度性设计解决委托代理的激励问题,即防范分立过程中出现新一轮违规MBO(管理层收购);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问题,避免系统性风险;切实执行“反垄断法”,使分立实质重于形式,把握好与大型非国有控股企业间的公平与平衡。

  合并会否必然导致垄断

  自南北车合并起,关于这种合并同类项改革可能引发垄断的质疑便一直未断。

  “南北车这类横向合并,会引发经营者集中,进而形成某一个央企在某个产业垄断程度相当高的市场格局,甚至可能形成单寡头垄断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认为。

  “央企本就在电信、石油、电力等行业占据行政性垄断地位,如果日后陆续将能源、资源、电信等具有战略重要性行业中的企业巨头合并,势必会形成更高程度的市场垄断,将来我们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国内一家能源类非国有控股企业老板感叹。

  今年2月,中石油、中石化[微博]合并传言一出,迅速引来了国际市场对中国这场合并央企巨头行动的高度关注。“‘两桶油’合并不太可能提高其针对国际石油巨头的竞争力,这也有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来自花旗银行的分析报告称,国企改革的一个目标是增进私人参与、加大竞争,两公司合并显然有悖这一目标。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企业的合并应该从市场角度及企业内在需求出发,并且依据专业机构的评估而行。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担忧毫无必要。

  张喜亮认为,中国中车的成立,国家核电和中电投的合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避免国际市场的内耗。“国际市场上比他们强大的对手还有很多,根本无法形成垄断。”对于国内可能带来的垄断,“属于技术问题,并不复杂。”

  新兴际华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后勤保障企业,为全军和武警官兵提供服装靴帽等产品。但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其下属各三级企业需要单独参与招标。“就是为了避免垄断。”新兴际华股份总经理李学成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表示,只有当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时,才会以一致身份参与行动。

  2006年,时任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在对《反垄断法(草案)》作说明时,曾有这样一段表述:反垄断法律制度既要有利于保护市场竞争,更要与国家现行有关产业政策相协调,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和规模经济的发展。

  不难看出,反垄断与企业做大做强并不矛盾。按照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的说法:“铁塔公司提高了行业集中度,但对行业和消费者却是好事。”

  (《企业观察报》记者刘青山对此文亦有贡献)

  链接:近年来大型国企合并一览

  2002年,国航集团、东航集团、南航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时宣告成立。新成立的国航集团是由原国航、中航、西南航合并组建而成,东航由原东航、云南航、西北航组建,原南航、北方航、新疆航组建南航。

  2008年,中移动、中联通和中电信三家巨头产生。当年,中国电信[微博]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微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微博]

  2008年,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后中航工业先后收购美国西锐飞机工业公司、德国飞机发动机制造商蒂勒特航空发动机公司、德国海力达公司等海外资产,扩大国际版图。

  2014年,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发布合并预案。合并的具体换股比例为1:1.10,即每1股中国北车A股股票可以换取1.10股中国南车将发行的中国南车A股股票,每1股中国北车H股股票可以换取1.10股中国南车将发行的中国南车H股股票。

  2015年,中电投下属上市公司上海电力吉电股份东方能源相继发布公告称,国务院国资委已通知中电投启动与国家核电联合重组的工作,具体方案待定。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新浪财经

文章关键词: 国企垄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国安部副部长马建被曝有6名情妇2私生子
  • 体育中国赛丁俊晖5-1 今年首度突围第一轮
  • 娱乐曝某歌手耍大牌惹洪导发飙:不换歌换人!
  • 财经房贷新政被疑“泄密”:地产股提前飙涨
  • 科技窝窝团上市迷局:未确定还是真没戏?
  • 博客日本赏樱攻略:大阪超震撼美食广告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齐俊杰:房价还能涨到哪里去?
  • 叶檀:个性财政部长围魏救赵
  • 傅蔚冈:取消楼市限购不必遮遮掩掩
  • 朱大鸣:大救市政策发出房价暴涨信号
  • 徽湖:2015年再不买房就晚了
  • 董登新:A股狂欢筑泡沫 疯牛无垃圾
  • 马光远:救市组合拳不会让房价暴涨
  • 徐斌:A股已具备大牛市的所有要素
  • 冉学东:货币大放水的时代已然来临
  • 叶荣添:清明节前大盘疯涨到40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