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发威:豪华进口车或掀降价潮
捷豹路虎领衔
今年以来,包括奔驰、奥迪、捷豹路虎、克莱斯勒等多个外资品牌都接受了有关部门的调查
理财周报记者 高薇/北京报道
在电子、乳品、包装、黄金首饰等诸多涉及民生的行业企业均已受到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调查之后,在越来越紧逼的反垄断氛围之下,汽车企业也正在真切地感受到反垄断调查的压力。
7月25日,捷豹路虎中国发出公告称,将对旗下3款车型的厂商指导价格进行大幅调整,其中最高降价幅度达到了30万元。由此,捷豹路虎成为了针对反垄断调查,首家大幅降价的豪华车厂商。
紧随其后,7月26日,一汽-大众奥迪正式宣布,将于8月1日起主动下调国产车型的原装备件价格,涉及的备件有上万种,平均降幅达20%。这意味着奥迪车主在今后的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方面支出的费用将大大降低。
捷豹路虎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率先降价,是为了表明捷豹路虎的积极配合态度,以适应中国市场。但他同时强调,降价更主要是为了提高旗下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有助于旗下经销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有关人士透露,今年以来,包括奔驰、奥迪、捷豹路虎、克莱斯勒等多个外资品牌都接受了有关部门的调查。但目前为止,奔驰、宝马[微博]等厂商对此事却并未进行任何表态。
当车企遭遇反垄断
7月25日,捷豹路虎中国发出公告:自2014年8月1日起,捷豹路虎中国将对旗下在售的路虎揽胜加长版5.0V8、路虎揽胜运动版5.0V8以及捷豹F-TYPE敞篷版全系车型进行厂商指导价的下调,这几款车型的厂商指导价平均下调了20万元。其中揽胜加长版5.0V8SC巅峰版的官方指导价将由现在的359.8万元降至329.8万元,下调幅度达到30万元。
据悉,此次价格的调整仅涉及路虎揽胜加长版5.0V8,路虎揽胜运动版5.0V8以及捷豹F-TYPE敞篷版这三款车型,不涉及其他车型。另据了解,针对经销商及已购车主的补偿政策,捷豹路虎中国内部仍在商讨制定中。
捷豹路虎方面坦陈,此次降价行为与国家发改委正在进行的反垄断调查息息相关,其相关人士表示对旗下三款旗舰级车型进行降价表明了捷豹路虎“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反垄断调查”的态度。而在采访中,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捷豹路虎率先公布调整部分车型价格是个积极的态度,应该说是个好事。”
据理财周报记者得到的消息,在此次反垄断调查中。捷豹路虎并非是唯一的调查对象,但其反应速度却是最快。而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捷豹路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对捷豹路虎而言,中国市场已不容有失。
此外,更重要的是,捷豹路虎的此次降价行为,也可能会引发其他豪车品牌的连锁反应。“鉴于捷豹路虎品牌在这一细分市场上的影响力以及国家发改委反垄断的压力,其他进口品牌的大排量旗舰车型或将纷纷进行价格层面的调整。”上述业内人士称。不过,遗憾的是,目前宝马等企业却还未对此进行回应。
为什么向汽车“开火”?
理财周报记者从被调查车企和相关协会了解到,发改委对汽车展开调查一事,是其继对面板、白酒、奶粉以及黄金饰品反垄调查后的又一次“大动作”。自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就开展了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目前高中低端车企全部在调查范围之内,但有关部门却一直没有公布具体的反垄断调查时间表。直到最近,才有消息传出,国家反垄断部门将根据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对部分整车生产企业和配件生产企业开出罚单。
那么,为何国家发改委会把反垄断的大棒挥向汽车?因为其一,汽车行业与民生密切相关,此外,最重要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也在制定之中,汽车供应商强制规定经销商经营模式,垄断价格、违规收取建店保证金,强行压库、搭售等将依法受到严惩。这被认为是将消除此前我国进口汽车行业内存在的价格垄断根源。
据了解,就目前而言,很多认为进口车构成价格垄断的观点绝大多数都把论据集中在了:进口车定价属于“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因为按照国际惯例,为防止垄断,一般是不允许汽车生产企业授权给自己的企业作为总经销商的。
不过,这在很多了解进口车销售链的业内人士看来,却是一个矛盾。因为2005年落地的《汽车品牌管理办法》规定进口车制造商必须在中国设立总代理,这个授权的形式就直接赋予了外资加强对进口商的进货渠道控制的权力,导致何时向中国市场供应什么样的产品、市场定价、终端渠道数量等都由总代理商说了算。
所以,在新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行将出台之际,国家发改委施压汽车行业,也将有助于反垄断调查的顺利实施。
有助行业回归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08年8月颁布以来,反垄断法已经在中国实施整整6年了。但在这5年中的前4年间,监管部门在反垄断行动上鲜有作为。进入2013年后,国家发改委在反垄断调查上突然发力。LG等液晶面板企业价格垄断案、茅台五粮液价格垄断案、上海黄铂金饰品价格垄断案、洋奶粉价格垄断案等一批要案相继被查处,涉案企业或收到巨额罚单,或被严厉警告。这使得这段时间成为了《反垄断法》在中国实施6年来,执法最为频密的一段时期。虽然单就反垄断的深度来说,尚未彻底解决众多行业“价格暴利”的难题,但是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决绝态度,却让公众看到了公平市场秩序的希望。
“汽车企业与经销商地位落差得以大幅减小,汽车企业不得再向经销商设定严苛的商务政策,车型、售后服务等方面定价逐步开放,汽车交易市场和后市场逐步进入自由竞争状态;而同品牌经销商之间自由定价所产生的价格落差,也将使消费群体有更广泛的选择和比较空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亚市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表示,汽车行业内的垄断现象逐一打破的过程,将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过程。
而“无论是价格垄断还是零配件垄断,最终还是体现在零售价格上。如果垄断能打破,价格最终回归到正常水平,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消费者。”一名业内人士说。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