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监管参照药品管理办法

2014年06月09日 14:04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收藏本文     

  刘武

  无论是从发展的历史逻辑还是现实处境来看,中国乳业都越来越像中国药业,相关主管部门的治理思路,甚至遣词造句,都“药味十足”

  5月最后一周,关于奶粉的新闻比以往更多,不关注都不可能。

  27日,经国务院同意的《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印发,“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整治”作为需要深入开展、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位列其中。

  三天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国家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暂告一段落,全国133家企业中82家先期获得重新许可。

  又过一天,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截至5月29日,共有114个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获准进入我国市场。

  如果将日历翻回到2013年,就会发现如下两则旧闻:5月31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

  这份意见要求“参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婴幼儿奶粉。一年之中,“药”味十足。

  乳业越来越像药业

  无论是从发展的历史逻辑还是现实处境来看,中国乳业都越来越像中国药业。相关主管部门的诸多治理思路,甚至遣词造句,都“药”味扑鼻。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由国家食药监总局牵头落实,一年来初步构建了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出台了十多部规章。

  在这个监管制度框架里,基本遵照了“参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的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以及《关于开展在药店试点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工作的通知》等也折射出药品监管思路。

  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换证审查工作,让人极易想到中国药业所经历的几轮药品GMP审查。在审查的新《细则》里,参照药品GMP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GMP被视作一个亮点。在对企业生产环境的一些指标上,要求达到药品生产企业清洁作业区D级标准。

  打击违规行为也运用了药品监管的手段。比如“飞行检查”,这是个曾让很多药品企业提心吊胆的举措。

  可以说,中国药品企业在十多年前经历过的一些问题,中国乳品企业正在经历,就连新闻发布会上媒体的提问也让人感觉似曾相识。

  这不是一场穿越,背后正发生着一轮深刻、现实的变革。这轮变革正在重塑年销售额超过1500亿元的婴幼儿奶粉行业,同样也事关消费者切身利益。

  这一切都始于2013年3月10日,当天国务院食安办、原国家药监局等部门的职能整合新组建成国家食药监总局。自此以后,婴幼儿奶粉从生产到销售进入“药品模式”。

  产销全程“药味十足”

  首先是在生产环节推动兼并重组,这是2013年下半年至今相关主管部门干得最欢乐的一项工作,2014年这种半行政半市场推动的“兼并重组”必将进一步强化。

  其次是流通、销售环节。2013年6月底,国家要求婴幼儿奶粉试行药店专柜销售。2014年3月,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出于各种原因,呼吁国家在整个流通环节都按药品监管。

  此项政策的美好初衷却没有得到市场响应。尽管在香港等市场奶粉进药店早有先例,但在内地这项政策推行数月以来,在药店购买奶粉者寥寥。

  从国际上看,奶粉企业与药品企业的确有“血缘”关系,很多世界著名奶粉品牌都有制药企业血统,比如雅培、惠氏、明治等。

  但并非所有环节都应该模仿药品。比如在销售环节,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惯走医院渠道,像药品销售那样变相贿赂医务人员,为此经历过多轮整顿。去年沸沸扬扬的外资品牌通过贿赂医务人员,“争夺婴幼儿第一口奶”的新闻,其实也是旧闻重提。

  下一步,主管部门将建立婴幼儿配方奶粉安全状况的全程可追溯体系,目前已开展试点,年内将出台指导意见,模拟演练。这个监管手段实施起来想必不难,因为药品可追溯已经试行多年,其框架几乎搬过来就能用。

  “跑出火箭速度”的牛

  2013年12月25日《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发布,设定了更严格的审查项目和许可条件。分析人士为此预测“30%~50%的企业将退出市场”。

  实际淘汰率并不像预测那样骇人听闻。原有133家企业中,82家通过重新审查。没有通过的51家企业中,23家延期,14家转产,9家申请注销,5家未通过。

  注销许可证的企业,有的是建立新工厂,有的因为设备陈旧几乎没生产,有的是转产。转产生产基粉的企业多数本来就是基粉企业,只是2010年多要了婴幼儿生产许可证。

  对于以后新设立生产企业,只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主管部门也明确表示“符合条件的还会发放生产许可证”。由此可见,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何患缩水?

  集中审查企业投入近35亿元,用于厂房的改造、检验设备的投入。毋庸置疑,重新审核提升了企业设备水平和生产水平。

  但这并不等于将来不会掉链子,药业就是前车之鉴。中国药业长期被诟病为“散、小、乱”,几千家企业低水平重复生产。一直有声音呼吁政府出手淘汰一批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多年下来,投入不菲,收效甚微。

  无论中国药业还是中国乳业,需要一套完善的机制来确保其良性运行、优胜劣汰,其中建立科学监管机制十分重要。

  历史已反复提醒和证明,乳业屡次掉链子,基本都与监管水平和市场发展水平脱节有关。如果监管和服务水平没有同步提高,纵使中国乳业市场出现再多的牛人又能怎样?越是能“跑出火箭速度”的牛,越可能跑出“鹿”的悲剧。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黑龙江安达市快餐厅爆炸案疑犯被抓
  • 体育NBA总决赛-詹姆斯35+10热火1-1马刺
  • 娱乐黄海波致歉称不复议:错已至此一心改过
  • 财经国务院为何点名这些省长市长开会(名单)
  • 科技苹果公司股票一拆七:股价创一年新高
  • 博客黄啸:永不消失的照片流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夺刀考生:考不好就出去打工 试题 直播
  • 金岩石:“定向降准”与股市拐点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叶檀:放弃对股指的执着吧
  • 龚蕾:从巴菲特午餐看全球经济
  • 张化桥:股票市场的游说者 你们错了
  • 顾虹儒:四大信号支撑下周市场走强
  • 谢百三:房产限购由地方政府定是谎言
  • 高善文:中期通胀压力不大
  • 艾经纬:图解房地产之房价谁决定?
  • 时寒冰:欧央行负利率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