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央企招待费躲猫猫 律师称国家没有规定必须公开

2014年04月21日 16:10  新华网  收藏本文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吴燕婷)进入四月中旬,A股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披露接近收官。对于公众关注的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记者对比发现,2013年度上市公司招待费比上年度锐减四成,不仅如此,上年8.37亿元天价招待费的中国铁建去年招待费竟然为零。专家认为,若不及时纠正会使得业务招待这一容易滋生腐败的空间变得更加隐蔽,对公众监督反而不利。

  上市公司招待费大降四成

  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两市共有1908家上市公司发布2013年年度报告,其中有1269家在年报中披露了“业务招待费”数据,共计77.01亿元。对比上一年度1720家上市公司所公布的招待费总额138亿元,粗略计算(本年度年报未披露完毕),同比锐减44%。由此看来,在中央“八项规定”的严厉落实下,上市公司在上一年度大幅减少了业务招待费用。

  然而,记者注意到,数据的大幅减少其实来自不少公司对“业务招待费”这一项内容的讳莫如深。从同花顺统计数据得知,截至目前,至少有82家去年披露了招待费用的公司在今年的报表中直接隐去了该项目,而去年该部分上市公司披露2012年招待费合计达到26.02亿元。

  其中,去年披露的2012年招待费“前三甲”均为大型央企,分别是以8.37亿元排名第一的中国铁建,以及以7.8亿元和3.42亿元位列二、三位的中国交建中国电建,然而,今年这三家上市公司在披露时都不约而同地隐去了“业务招待费”这一财务指标。另外几家上年招待费超亿元的“大户”,包括葛洲坝中国北车中国化学等在内,也选择“业务招待费”直接不披露。

  截至目前,在2012年招待费超亿元的12家上市公司中,仅有三家公司公布了2013年业务招待费用(另有三家公司未披露年报)。且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招待费用呈急剧下降趋势。如中煤能源从2012年的1.13亿元降至2013年的7779万元,降幅达30%。上海建工则从2012年1.78亿元降至2013年1.49亿元。

  招待费或在“躲猫猫”

  对于个别上市公司来说,上年尚有上亿元的招待费,去年这笔费用瞬间“不翼而飞”,不禁引起公众猜想,是企业取消一切招待行为了?显然不太合理,那招待费到底藏哪里去了?

  记者梳理部分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发现,个别上市公司通过会计科目的调整以实现巨额招待费“清零”。

  以中国铁建为例。去年,中国铁建曾因8.37亿元的“天价招待费”引起极大关注。在2013年年报中,中国铁建“业务招待费”项目已取消。而年报中的“其他”一项却从2012年的22.4亿元增加至32.26亿元,一年暴增了9.86亿元,增幅达44%。而对于会计科目变更一事,中国铁建在年报、内部审计报告及会计政策变更说明中均不见作出说明。

  此外,记者发现,去年在招待费提名榜中位列“榜眼”的中国交建或将“招待费用”挪至管理费用的“其他”及“人员费用”名下。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表示,今年个别央企上市公司选择“隐瞒”业务招待费情况,主要与去年被曝光巨额招待费而遭到业务冲击有关。

  “一般来说,任何一家公司只要对外招揽业务,都会有业务招待费的产生,这一费用通常会记在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下。为躲避监管,有些上市公司会把招待费并在其他科目下。在一些混业经营的公司,在发生招待行为时甚至会开具‘会议费’‘培训费’发票,这样,招待费很难在年报中体现出来。”一家上市央企的财务人员对记者表示。

  有碍信披透明度提升

  实际上,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才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方向。如今,“业务招待费”从有变零,恰恰有碍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提升。

  “无论是央企或民企,只要是上市公司,就有义务向股民如实汇报支出情况。但当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还有待提升。”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微博]说道。

  对于国企或央企的管理规定来说,记者了解到,当前制度对于国企或央企的招待费公开没有硬性规定。根据目前执行的1998年推出的《关于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向职代会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可见,招待费公开的范围只在企业之内。“正是利用这一空白,国企和央企敢于在招待费问题上‘躲猫猫’。”律师周小清表示。

  对如何更好规范“招待费”问题,包括周小清等在内的一些专家建议,国资委[微博]和财政部门要定期对央企的招待费做专项审计,甚至让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定期向大众披露审计结果,让百姓看到一个清晰的招待费管理流程和结果;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在财务报表科目发生变动时,应向投资者说明,对有明显变化但不做说明的需追究责任。

  “上市公司,特别是央企更应该把招待费亮出来,这才是消除腐败暗流的正道。”周小清说。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茂名窝案2年后重启调查 曾放过160多人
  • 体育阿德46+18开拓者胜火箭 3巨头63分热火胜
  • 娱乐琼瑶回应于正侵权:梅花烙传奇被“谋杀”
  • 财经花生油标非转基因遭疑 转基因花生未问世
  • 科技格力否认全员摊派销售任务:仅给中层
  • 博客易中天:秦国变法是被逼出来的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学霸宿舍:5姐妹考上中科院读研
  • 高善文:利率市场化与余额宝的兴起
  • 连平:当前经济运行三大风险需警惕
  • 张庭宾:未来3年80%富人将变穷人
  • 许一力:为何中产阶级总在流失?
  • 张化桥:企业界拚爹的经典
  • 苏鑫:2014年的摩天大楼魔咒
  • 海啸希望:解密刘鹤两次危机共性10条
  • 玄铁令:谈中国经济的明斯基时刻
  • 高善文:下半年人民币可能摆脱弱势
  • 朱大鸣:部分楼市沦陷该不该大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