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巨:公路物流行业集中度仅1.2% 需建网络化体系

2014年03月07日 16:29  新华网 

  3月7日下午15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多名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

  以下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徐冠巨发言实录: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构建公路物流网络化运营体系加快提升我国物流效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和效率提升一直较为缓慢。据统计,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徘徊在18%左右,比世界平均值高6.5个百分点,高于发达国家将近1倍。这个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将可以带来40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在影响我国物流效率的诸多制约因素中,首要者是占货运总量70%以上的公路物流。我国公路物流业较发达国家落后近20年,车辆空驶率达40%以上,对环境、能耗、交通基础设施等的负面影响巨大。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散、乱、差”。“小”:指的是经营主体规模小、数量多。全国公路物流企业有750多万户,平均每户仅拥有货车15辆。“散”:指的是经营运作处于“散兵游勇”状态,产业的组织化水平很低,90%以上的运力掌握在个体运营司机手中,行业集中度仅为1.2%左右。“乱”:指的是市场秩序较乱,竞争行为不规范,诚信体系缺失,“骗货”事件时有发生。“差”:指的是服务质量差,经营效益差。

  借鉴发达国家公路物流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经验,以及近年来我国公路物流网络平台企业的积极实践,促进公路物流向信息化和网络化方向转型发展,强化公路物流网络化运营体系建设,是解决“小、散、乱、差”的一个有效途径。

  网络化运营体系由基础设施平台网络、信息化平台网络、标准化运营系统和规范化诚信系统等系统构成。

  基础设施平台网络是选择多个中心城市进行网络化布局,打造公路干线运输的网络枢纽节点,构成其他系统运行的实体基础和平台环境。

  信息化平台网络是公路物流网络化运营体系的“神经中枢”和网络化的核心支撑。通过共享分散的公路物流信息,实现与物流关联的各种商品交易信息“互联互通”,打造大数据环境,为开展多式联运和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衔接提供支持。

  标准化运营系统是通过公路物流网络化运营体系全网络覆盖的“统一代码”和流程化运营方式,加强各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并在信息化的支持下形成整体规模化运作环境,提高物流服务运营效率。

  规范化诚信系统是公路物流网络化运营体系中,各系统搭建和形成有机整体的黏合剂和安全、高效运营的重要保障;是在前面三大系统解决公路物流“小、散”的基础上,根本性解决“乱、差”的关键性保障。

  为此建议:

  第一,要给予产业创新地位。从系统解决公路物流问题、提升公路物流和整个物流产业运行效率的战略高度,给予公路物流网络化运营体系产业创新地位,将其纳入政府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并针对网络建设和系统运营特点,提供负面清单政策支持,清除企业发展的市场壁垒和资源整合障碍。

  第二,要形成政企协同推力。按照公路物流网络化运营体系的“公共性”和市场竞争性双重特征,发挥政府与企业协同推动的合力。政府提供给企业更多的规划实施条件、标准化、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企业专注平台建设与运营、服务体系创新。政企共同推进公路物流网络化运营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第三,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在公路物流网络化运营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基础设施、信息化平台、诚信体系等具有公共属性的设施和系统建设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对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补助,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加快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步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养老金并轨列入重点工作 已有7套方案
  • 体育詹皇19分热火负马刺 德比战湖人48分惨败
  • 娱乐王岐山两会赞陈道明:这些腕儿甘于清贫
  • 财经住建部副部长:楼市十年内不可能全面崩盘
  • 科技3.8女王节策划:来自IT女高管的回答
  • 博客冯小刚拿总理报告“斗地主” 两会博客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调查:过半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学“性”
  • 钮文新:中国需要怎样的汇率制度?
  • 易宪容:楼市非市场调控方式将结束
  • 朱大鸣:两会过后房价面临暴涨
  • 姚树洁:政府工作报告之李克强风格
  • 叶檀:余额宝可能被卡成植物人
  • 黄凡:是时候改掉楼市的牛思维
  • 刘杉:发改委不是壮士 断不了腕
  • 钮文新:事实胜于雄辩
  • 鲁政委:改革领域与政策取向新转变
  • 林采宜:报告解读 结构调整是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