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本报记者卧底调查发现,“毒邮件”事发后,各快递公司纷纷加强内部管理。邮件包裹的安全工作被逐级强调,但有快递公司更强调“防范记者暗访”。记者在某快递公司山大路点部工作的某天晚上,遇到该公司领导来此“视察”。除了强调收派员必须“开箱验货”的规章外,这个领导更多向员工传授起防范记者暗访的“注意事项”。
新年伊始,2013年末的“致命快递事件”并未被人们忘记。由于把关不严,湖北一家快递公司违法收寄有毒化学品,其泄漏后污染的鞋子,最终成为“致命快递”,酿成我省1死9伤惨剧,一时间,快递业风声鹤唳。
近期,本报记者卧底数家快递公司,分别从事派件员和分拣员的工作,暗访发现虽然这一1死9伤的恶性事件对整个行业有所触动,但因为利益纠葛,长久以来围绕快递业的种种痼疾,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规范快递业,依然任重道远。
墙上放教育短片,墙外“比赛”式分拣
2013年12月24日,本报记者以找工作的名义,填了一份个人信息的表格,又经过笔试、面试,来到一家快递公司位于山大路附近的点部,并被安排做快递件的分拣工作。该公司在业界口碑较好。所谓“点部”,是公司最基层的快递投递点,负责划定区域内所有与该公司有关联的快递件的收发。
来到这里第一天,记者就目睹了一场不亚于“比赛”的卸货场面。12月24日下午2点左右,来自中转站的车停在点部仓库后门外。随着负责人一嗓子“来车卸货啦”的吆喝,分拣员和快递员马上活跃起来,推起几辆特制的四轮小车来到货车旁。大小不一的包裹,被从货车上连拖带拽扔到四轮小车上,并很快推进仓库。等待这些快递件的,是七八个贴有各种地名标签的大筐子。
真正的“比赛”才刚开始。“这个花园路!”语音未落,一个包裹“噗通”一声落到了距离吆喝者几米开外的一个筐里。
“你的,银座!”仓管员将一只标有“易碎”的箱子使劲抛向收派员,后者措手不及没接住,箱子便应声砸到地上。这种传接件会在三四个仓管员和五六个收派员之间进行,随着“比赛”不断推进,
速度不断加快,各种包裹在空中飞舞,接得准的,地上少落几个件;接得不准,快件只能掉到地上,被乱踢乱踏更是家常便饭。
仓库内墙上的电视里正反复强调“轻拿轻放,大不压小,重不压轻”的快件堆放原则,但现场没一个人关心,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速度和激情”。
对于仓管员来说,以最快速度将这些件分类,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如果耽误了送件,就可能扣钱。
不看证件问两句就录用
2013年12月26日,本报另一路记者以学生身份在位于顺河高架附近的另一家快递面试兼职。和稍早时卧底的公司一系列的招聘程序不同,这家快递的工作人员没索要记者任何证件,只是问了学校,便留记者做起快递员。
在暗访的几天时间内,除了关心记者能否按时将件送达客户手中外,无人询问记者身份以及快递件的安全问题。
快递行业老板经常换,人员不够时也会大量招聘兼职的,这是快递员赵石(化名)眼中常有的现象。对于这些人的身份,公司“睁只眼闭只眼”,像记者那样,没核实证件就入职的不乏其人。
在快递员小黄看来,公司招聘方式的不同,和运营模式有关。有入职考试的那家公司因为采取“直营”模式,相对正规。如果因为运送快递出事,总公司可直接追究领导责任。而国内大部分民营快递采取“加盟”模式,“问题可能更多。”
李强(化名)两个月前花了两万元加盟费承包了一家民营快递的网点。赵石介绍,李强是与快递济南分公司签的协议,比较正规,“但有的加盟商会二次转包,甚至‘三包’、‘四包’,那些小承包点总公司基本管不了。”
省城另一家快递的一名加盟商透露,最早公司在济南市区共有四个分部,都归济南分拨中心管理,后来每个分部又将自己地盘划分出去,多次切割转包。
“只要不被曝光,怎么干都行”
对快递员和承包老板来说,收寄更多的快件比提高招聘门槛和员工素质更现实。“附近的科技市场每天能收送上万个件,快递员不用怎么费劲,就能轻松赚钱。”快递员小黄笑言,对这样的“香饽饽”,不验视直接收件很正常。
“毒快递事件”发生后,国家邮政局在全国范围开展收寄不验视整治活动。“都知道要开箱验货,但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一位快递员透露,即使检查,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仪器的快递员,也只能凭经验和肉眼的直观感受来做出判断。
谈及圆通[微博]“毒快递事件”,小黄说,之前他听说公司也曾因为违规寄送快递致人受伤的,只不过没有被曝光,内部处理了。“只要不被曝光,怎么干都行。”
对于普通快递员而言,“出事”似乎距离他们很遥远,多收送几个件、多赚点钱,才是眼前触手可及的事。
当记者表示担忧收发件的安全问题时,快递加盟商王大(化名)则表示“不必担心”,只要问题不出在公司内部,“什么都好说。”
快递公司领导传授防记者技巧
本报记者卧底调查发现,“毒邮件”事发后,各快递公司纷纷加强内部管理。邮件包裹的安全工作被逐级强调,但有快递公司更强调“防范记者暗访”。
记者在某快递公司山大路点部工作的某天晚上,遇到该公司领导来此“视察”。除了强调收派员必须“开箱验货”的规章外,这个领导更多向员工传授起防范记者暗访的“注意事项”。
“媒体报道是有规律的,都会紧盯着热点问题。”当晚,站在台上的这个领导,很“内行”地向听众分析,最近快递业出现了“毒快递”事件,已经有快递公司遭殃,接下来“尤其要小心记者的暗访”。
至于记者如何暗访,他举例说,有的记者会佯装寄快递的客户,到各个点进行试探,“他们不像一般客户那样询问快递费,而是会问各种问题,像你在这里的收入如何、你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什么看法等。”
这个领导要求,遇到这样的人,一律以“我只是一线干活员工,对此事一无所知”进行答复。同时他还特别提出,要小心记者的偷拍暗访:“对于他们带的手表、手机等,要多加注意。”他指出,一旦一些问可疑问题的人总是将手机或手表“放在胸前”,对准你的头部或干活的手,就要特别小心:“记者的可能性很大!”
最后这个领导强调,非常时期,任何人不能乱说话,否则“你在这家公司的工作就到头了”。
(原标题:圆通“夺命快递”:曾多次寄化学品样品)
圆通丑闻盘点:
时间 | 事件 | 详细情况 |
2013年11月 | 殴打客户 | 11月底,重庆市渝北区的高女士在网上买了一双鞋,卖家通过圆通速递发货,快件到达网点后十天半月都不派送。有消费者上门自取竟遭圆通员工殴打。 |
2013年10月 | 持刀伤人 | 武汉硚口区23日晚发生持刀伤人案。几名圆通速递网点工作人员,与1名硚口区城管委执法队员和3名协管员,因没收货物发生肢体冲突。双方均有人员在冲突受刀伤。 |
2013年8月 | 出卖客户信息 | 圆通申通[微博]等快递公司人员在提供快递服务的同时,还将收集到的公民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公开出售,快递员同意以0.2元到0.5元不等的价格将手上的快递单卖出。 |
2013年3月 | 暴力分拣 | 深圳圆通速递公司地王分公司的分拣中心,中午休息的时候,有的工人坐在邮件上,有的工人甚至躺在邮件上。当被质疑邮件会扔坏时,圆通员工称如果不是很贵重的东西都无所谓,不怕压不怕扔。 |
2013年3月 | 丢失邮件 | 烟台董女士往北京发了一箱海鲜,好几天也没到,最后这箱海鲜现在竟然失踪了。董女士多次联系快递公司,问题也没解决。海鲜值3000多元,圆通派来的快递员未钱赔。 |
事件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