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政府相关部门明确将对国内奶粉企业进行整顿,但对于整顿的细则一直没有具体的说法。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于8月6日公布《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3版)》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审查细则”),同时还公布了12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名单及相关信息。业内人士认为,相关的细则出台令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准入门槛被进一步提高,整个行业将迎来一场大清洗。
从奶源地建设筛选企业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上公布的文件,审查细则主要有5个要求:一是要求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和GMP管理体系;二是要求以生乳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应有自建养殖场,以全脂、脱脂乳粉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应自控奶源;三是要求企业有研发能力;四是全面提高了管理要求,特别是原辅材料的采购要求;五是全面提高生产条件的要求,如提高了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生产用水要使用纯化水等。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南都记者表示,“新出的细则征求意见稿,主要是生产企业从奶源到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要求细化。然而,中国奶粉安全最关键的是奶源安全问题,提高国产奶粉信心的根本是提高国产奶源的质量和监管。”
同时,对于以全脂、脱脂乳粉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审查细则还要求“应自控奶源,建立原料供应商审核制度,原料供应商相对固定,质量稳定可控。对采购的全脂、脱脂乳粉批批检验,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19644)的要求”。
有不愿具名的某南方奶粉企业执行总裁对南都记者透露,“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先奶源,后市场’被认为是解决之道,早在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11年10月底前,乳制品生产企业基地自产生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而第二年颁布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指出,‘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的奶源基地自产生鲜乳数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扩)建项目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
在这种背景之下,当时很多有条件的乳企就已经开始自建奶源,“目前使用国内奶源的企业,年销售上亿的在自建奶源上基本没有太大问题。”该执行总裁说道,“但是从这一次公布的128家企业的名单来看,有些就是乡镇小厂,年产值撑死不到千万,自建奶源显然无从谈起,这次审查细则对于奶源的规定如果全部实行的话,首先在源头上就卡死了这些企业。”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研究员宋亮对南都记者表示,有些企业不仅没有自建奶源,原料奶粉主要是依靠其他企业,而且多有贴牌生产或者委托生产,因为无力自建奶源,希望通过和奶源源头合作,并肩控制关系是很难的。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使用进口奶源的奶粉企业中,如雅士利、圣元和合生元等,已经通过海外设厂或控股供应商的形式对国外的奶源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这种模式是有钱人的游戏。”前述执行总裁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国内用进口奶源的企业不少,但是能实现对海外奶源控制的,十个手指头都数得出来。”
对研发能力作重点审核
此外,本次公布的审查细则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在于:对奶粉生产企业研发能力要重点作审核。对于企业的研发能力,食药总局从3个方面对企业作出明确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建立自主研发机构,配备食品相关专业5人以上研发人员。具体到研发能力,要求研发机构至少能够完成以下任务:新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跟踪评价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和安全、确定产品保质期、研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研发机构应有相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及资金保证。
此次公开的审查细则,比以往更加细化,在奶源以及研发能力上,对于企业提出的要求更高,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均认为,这个审查细则实际上是通过提高门槛的方式,实现对国内企业的清理,很多中小型企业在未来可能就只能在被兼并和关门两种选择。宋亮甚至大胆地预测,公布的128家企业中,未来可能将淘汰掉一半的企业。而多位奶粉企业的高管的预测则相对保守一些,“考虑到地方保护主义,淘汰一半可能比较勉强,但是清理掉二三十家企业则是没什么悬念的。”有奶粉企业的高管对南都记者如此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新出的审查细则没有提到国家食药监总局明确提出禁止的“五不准”,即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不准用统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等未作详细说明。
细则5大门槛
1实施HACCP和GMP管理体系(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
2有自建自控奶源
3企业有研发能力
4 全面提高管理要求,特别是原辅材料的采购要求
5生产用水用纯化水等
[观点]买配方生产不再?
宋亮表示,“与以往不同的是,食药总局要求奶粉生产企业自建自己的研发中心,独立完成新配方的开发。以前,不少企业是买别人的配方生产配方奶粉。部分国内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自有的研发中心,但是研发中心实力并不强,而是依靠与国外的研发机构合作研发新配方,这一次,这种模式或将受到冲击。”
南都记者 侯睿之 实习生 陈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