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欧盟委员会7日对于对华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作出初裁。欧委会的公告称,欧盟不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产品采取临时性反补贴措施。德国《明星》周刊8日援引一名欧委会官员的话称,鉴于欧中新近在光伏产品反倾销争端中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即使欧委会的调查结果确证中方有补贴行为,欧盟也不会采取制裁措施。因为有了价格承诺协议,欧洲业界应该不会再因廉价竞争而受损。
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始于2012年11月8日。反倾销调查初裁比本次反补贴调查初裁早两个月,欧盟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经过两个月的密集磋商,中欧双方就反倾销案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并于8月6日,即本周二开始执行。根据协议,90余家中国光伏企业同意为出口至欧盟的光伏产品设置最低限价,这些企业对欧出口额占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70%,这些企业无需缴纳惩罚性关税,没有参加协议的企业则需要向欧盟缴纳47.6%的反倾销税。这一“价格承诺”谈判结果已涵盖反补贴案,同时欧方事实上对“双反”案做了并案处理。欧委会将在今年12月5日一并公布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的终裁结果。
尽管暂时免征反补贴关税,欧委会的公告也称,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及相关部件产品反补贴调查仍将继续。彭博社评论说,欧盟在与中国企业达成反倾销案的“价格承诺”协议后,坚持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这表明欧委会努力实现一种政治平衡。不过,德国之声评论说,德国及欧盟的光伏产业与中国同行竞争失利的最终原因还在自身,努力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才是生存下去的关键。德国《明星》周刊称,欧盟暂不征反补贴税,是欧盟和中国太阳能争端出现缓和的标志。德国《焦点》周刊8日说,德国经济部长菲利普 罗斯勒认为,欧中已达成协议,没有必要再征收“反补贴”税。欧中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避免贸易壁垒。不过,发起这场欧盟光伏争端的德国太阳能世界集团首席执行官弗兰克 阿斯贝克批评欧盟进行了太多妥协和让步。阿斯贝克说:“我们正在与熊猫接吻。”
而对于仍有不少中国企业没有参加价格协议,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特别助理兼法务总监樊振华8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不同企业面临的情况不同,这取决于企业在欧盟市场上的销量大小,以及商业模式直接还是复杂。因为价格承诺协议是一个“限量加限价”的方案,个别企业的销售量会受到限制,但是利润水平会比未实施限价销售时有所提升。对于那些以前在欧盟市场没有销售的企业来说,如能通过价格承诺协议向欧盟市场出货,其在欧盟市场所获利润将实现零的突破。但是因为限量的原因,以前销售量大的企业的销售量恐怕会有一定减少。企业需根据限价限量的要求调整自己的市场和销售策略。对于那些没有把欧盟当成重要市场的企业来说,有没有价格承诺协议可能都没有实质影响。有些企业已经将主要产能转出中国,可能还有企业一直都没有把欧盟作为重要市场或未进入欧盟市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有关人士8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有些企业曾明确向商会表示不参加价格协议,多为中小规模企业。有些企业此前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没有积极参与谈判协商。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此案件,密切与商会配合,及时判断是否加入价格承诺。他认为,目前的裁决基本可以保住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合理的份额,这个结果肯定比征税的结果要好。对整个产业更深层次和更长远的影响还需要执行协议一段时间以后再进行评估。(环球时报驻比利时特派记者:孙天仁;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环球时报记者:段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