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乳业重整 打响与洋奶粉市场话语权攻坚战

2013年07月01日 15:53  中国经济网 微博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至今的6年来,国人对国产奶粉质量的不安仍在发酵。最近,淘宝公布的一些网购数据显示,人们在安全感上的消费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奶粉为例,自2008年9月至今,中国父母们仅通过淘宝在洋奶粉上的花销便高达163亿元,平均每个家长花了8343块钱。近期,洋奶粉品牌在国内不断建设研发与生产基地,以更好地垄断国内市场,这更大程度地挤占了国内品牌生存空间。

  根据中国国际乳制品交易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14万吨,2009年激增到31万吨,同比增长121%;2010年增长至48万吨,增长幅度超过55%;2011年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奶粉进口量达65万吨之多;而到了2012年,进口奶粉数量超过80万吨。目前,洋奶粉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

  就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前,洋奶粉市场占有率仅为20%左右,处于“跑龙套”的角色。经过2008年有关国产奶粉质量安全担忧的发酵,国产奶粉丧失了在高端奶粉领域的话语权,处于被动位置;而洋奶粉因其所占份额巨大,以及老百姓对其较高的信誉,则掌握着奶粉市场的定价权。

  近年来,一方面是进口奶粉关税大幅降低,一方面是洋奶粉以更换包装、修改配方等借口多次涨价,且涨幅均不低。从2011年开始,多轮涨价过后,洋奶粉在中国市场攫取了高额利润。业内人士坦言,目前洋奶粉的垄断地位成为其多次涨价的主要原因。

  洋奶粉的垄断地位,似乎应归咎于国产奶粉质量口碑不佳。然而,乳品安全尤其是婴幼儿奶粉安全是一个国际性的焦点话题。就原料而言,进口奶源也不是100%安全,也发生过疯牛病、口蹄疫、二恶英、亚硝酸盐等污染源风波。

  早在2004年,美赞臣奶粉就因阪崎氏肠杆菌超标被判为不合格产品进行销毁,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2008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告,美赞臣婴儿奶粉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的衍生物三聚氰酸,雀巢婴儿奶粉也被检出含三聚氰胺,厂家回应说中国上市的产品没问题。2010年3月前后多美滋和惠氏也相继陷入“结石门”,不过厂家也都坚称没有质量问题。

  同样是质量问题,国产奶粉在2008年遭遇了滑铁卢。洋奶粉却似乎没有受到以上事件影响,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上升。当洋奶粉遭遇同样的质量问题时,整天与中国乳业死磕的王小山们到哪里去了呢?在炒作国产乳制品质量安全的背后,不难见到洋品牌的幕后推动力量。

  洋品牌对国产乳制品安全的炒作,并非直接上阵。以王小山等网络公知为代表的洋买办们充当了抹黑国产乳业这场战役的先锋军。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他们长期通过舆论炒作和唱衰国产乳制品、夸大中国乳业负面问题,对中国乳业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总是以耸人听闻的言论号召公众抵制国产乳制品,从而进一步巩固洋品牌的垄断地位,有人戏称他们为“黑牛党”。

  近年来,洋奶粉的频频出事一再敲响洋品牌质量问题的警钟,事实上,“洋奶粉”绝不等于“高标准”。我们必须警惕抹黑国产乳制品,同时对洋奶粉问题“选择性”遗忘的行为。让洋奶粉的阴谋暴露在阳光之下,才能让国产品牌重新夺回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让消费者面对洋奶粉肆无忌惮的连续涨价不再束手无策。而与此同时,国产乳业也必须整合产业力量,保证各个企业步调一致,打响与洋奶粉的市场话语权的攻坚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本右翼30余人乘船赴钓鱼岛
  • 体育联合会杯-巴西3-0西班牙夺3连冠
  • 娱乐组图:比伯女友赛琳娜真空献唱 下体走光
  • 财经今年18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上海最高
  • 科技Google Reader今日关闭 “接班人”盘点
  • 博客米卢:国足成绩差的根源在主教练
  • 读书西方人看长征:毛泽东是如何逐步掌权的
  • 教育女大学生网购花光两年学费跳楼自杀 状元
  • 育儿女童被藏獒咬断气管身亡母亲目睹惨状
  • 苏鑫:钱荒会不会让房价大跌
  • 黄震:城镇化不仅要考虑钱从哪来
  • 叶檀:户籍改革路线图确定
  • 洪榕:下半年中国股市没有大风险
  • 管清友:钱荒折射转型之困
  • 姚树洁:朴槿惠与韩国对中国的启示
  • 花木兰:为什么人们怕转基因
  • 刘步尘:中国彩电全面超越日本了吗
  • 黄小鹏:三张图解释此次钱荒
  • 谢百三:钱荒这场恶梦过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