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节能补贴的带头大哥们:格力涉及金额最高

2013年06月27日 15:19  中国新闻周刊网 
(图说:骗取补贴)(图说:骗取补贴)

  【中国新闻周刊网6月27日综合报道】6月20日,审计署公布对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审计发现,有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16.17亿元,占延伸审计资金额的2.6%。

  这次的审计使"企业骗补"成为了近日热门词。涉及行业包括了家电业、光伏产业、汽车业等,而涉及的企业包括了如格力、长虹[微博]、上海大众等知名企业。这些的"骗补"的带头大哥们,有的是虚报销售量、有的申报不符合项目,有的重复申报,利用种种手段瞒天过海。

  一、家电业:销售量作假 骗取节能家电补贴

  家电行业是这次审计结果的"重灾区",有八家知名企业骗取节能家电补贴近9062万元。其中,格力电器骗取金额最高,达2157.76万元;长岭冰箱、TCL[微博]空调、格兰仕空调、长虹空调、美的空调、乐华彩电、扬子空调,违规获得政府补贴金额依次为2093万元、1830.88万元、1779.4万元、981.78万元、118.3万元、63万元和37.72万元。

(图说:格力)(图说:格力)

  1、格力:涉及金额最高 销售商成替罪羊

  审计署披露了格力电器通过多报节能空调销售量,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2157.76万元。这个金额是八家企业的最高金额。

  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21日回应称,格力电器的产品销售目前主要由数量庞大的销售终端即格力专卖店和代理商进行,销售情况录入也由上 述终端和代理商操作,由于数量庞大,中间难免会出现管理上的疏漏,故企业不存在虚报销售量。

  对于格力电器的解释,业界却提出了质疑,有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指出,格力电器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该人士指出,审计署公布的格力电器的骗补额为 2157.76万元,涉及的空调数量为5万到10万台。"如果按照格力电器所销售空调每台补贴300元计算,涉及的数量近7万台。如果说是终端数据录入的问题,如此数量的空调都录入有误的说法就很难站得住脚"。

  (本节内容来自中国日报网)

(图说:长虹)(图说:长虹)

  2、长虹:承认"套取"事实

  相比格力否认的态度,长虹集团新闻发言人刘海中对于长虹存在审计署所指的骗补行为做了肯定答复。

  "我没有管经营,很难表达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刘海中说,"我现在可以说的就是,企业积极配合审计署,加强内部管理,积极跟审计署沟通交流,按照他们的要求加强整改。"

  刘海中特别指出,他注意到,审计署在报告中对各个企业使用了诸如"套取"、"骗取"、"违规"等不同的字眼,其中对长虹使用的是"套取"。但究竟这几个字眼有何不同,他说:"要问是谁定的性,这个没研究。"

  审计署在报告中对涉及到的各家企业所使用的定性字眼的确有所不同。比如,序列号排在第78家的"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高效节能空调推广项目",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单位通过虚报节能空调销售安装数量,套取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981.78万元"。而在格力、TCL、美的、格兰仕等企业"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处,均为"项目单位通过多报节能空调销售量,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等字样。

  (本节内容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二、汽车业: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榜

  在7家骗取节能补贴的汽车企业中,整车制造共有四家分别为上海大众(骗取:1671万元)、上海通用东岳汽车(骗取:158.1万元)、上海通用汽车(骗取:54.6万元)和江淮汽车(骗取:16.5万元)。另外两家轮胎制造汽车和一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利用企业也由于骗取国家节能补贴资金1059万元余。

(图说:上海大众)(图说:上海大众)

  1、上海大众:三大车系可享受补贴

  "上海大众通过申报5570辆不符合节能汽车申报条件的车辆,违规获得中央财政节能汽车推广补助资金1671万元。"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公告称。

  记者从上海大众官网获悉,上海大众朗逸、明锐、昊锐三大系列的7个型号共9款车型上榜,均可享受到3000元的政府节能补贴。

  对此,上海大众在其官网发布了情况说明,将其骗补做法归因于个别经销商行为。

  (本节内容来自人民网[微博])

(图说:上海通用)(图说:上海通用)

  2、上海通用:自称统计出问题

  公告显示,在国家推行的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上,企业存在的骗补现象严重,除了上海大众骗补之外,上海通用的182辆汽车也涉嫌违规获得政府补贴54.6万元。而上海通用人士表示:"我们内部自查后,发现是销售数据基数比较大,统计出现了问题。"

  ( 本节内容来自中国网)

(图说:光伏产业骗取补贴)(图说:光伏产业骗取补贴)

  三、光伏产业:安徽中电带头 "金太阳示范工程"成重灾区

  除了家电行业, 相关资料统计显示,近两年国家推行的支持光伏发电的"金太阳示范项目"成为骗补的"重灾区",一共骗取了中央财政"金太阳示范工程"补助资金2.07亿元。

  其中最大的一笔"金太阳示范工程"骗补,来自安徽省中电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龙子湖工业园区用户侧并网非晶硅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单位通过不实申报材料,违规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926万元。

  安徽中电的龙子湖工业园区用户侧并网12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是这次骗补金额最大的项目,违规获得补贴5926万元。

  安徽中电曾一度入选为2011年第一批金太阳示范工程,从而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2011年10月27日,在安徽蚌埠市政府网站上,一篇来自该市发改委能源办的信息显示,其要会同财政部门,为蚌埠龙子湖工业园区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徽应天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争取金太阳示范工程中央资金补贴10132万元。

  补贴是"争取"到了,却有5926万元是违规的。审计署公告显示,因项目单位通过不实申报材料,安徽中电存在骗补问题。

  昨日,安徽中电总经理许凤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审计署公告中关于安徽中电违规获得补贴的披露属实。2011年,因与龙子湖工业园区的部分企业没有谈好条件,企业不愿意安装,导致安装面积达不到补贴标准,与当初申报的12兆瓦相差近一半的缺口,"2012年公司用自己工厂安装的发电项目填补了空缺量"。

  "我们现在已经整改了,装机容量已达到当初申请的安装量,正在准备材料向相关部门汇报。"许凤会说。

  据审计署通报,另一家光伏企业广东汉能,对其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多报建设规模和装机容量,违规获得金太阳示范工程补助资金2637.25万元。对此,广东汉能官方表示,公司已于2012年12月将2637.25万元补贴资金退回河源市财政局。

  (本节内容来自环球网)

(图说:亚泰集团)(图说:亚泰集团)

  四、水泥行业:亚太集团成最大"受益者"

  记者翻阅审计署此番公布的违规使用资金问题及整改情况表发现,挤占挪用、虚报冒领 "三款科目"的348个项目单位,约60家企业是水泥制造企业,占比近20%,涉及骗补资金超过8200万。

  而在这些水泥企业中,亚泰集团凭借违规获得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资金高达1080万元,成为水泥行业最大的骗补"受益者"。

  有统计数据显示,亚泰集团近4年来获得国家财政补贴总额约5.2亿元。2012年公司净利润3.95亿元中,如果扣除政府补贴2.68亿元,业绩仅有1.2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亚泰集团旗下公司骗补成立的话,这意味着其上市公司上一年度业绩将受到影响。

  有报道称,2012年亚泰集团计入公司净利润的财政补贴为2.68亿元,2011年1928.63万元,2010年2.45亿元,计入当期非经营性损益的金额为1.25亿元。加上2009年收到的1.08亿元财政补贴款,亚泰集团近4年来获得国家财政补贴总额约5.2亿元。

  高额补贴的背后,亚泰集团2012年的业绩并不理想。其年报显示,2012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5亿元,同比下降47.18%。如果扣除政府补贴2.68亿元,那么亚泰集团2012年的净利润仅有1.27亿元。

  据了解,作为一家综合类上市公司,亚泰集团以地产、水泥、证券为主业,并涉足煤炭、医药、商贸等领域。2007年,亚泰集团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集团之一,水泥是公司的一大支柱产业。

  审计署公布的"三款科目"资金审计情况显示,亚泰集团旗下黑龙江省亚泰集团哈尔滨水泥有限公司在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中,申报条件不完全符合淘汰落后产能项目条件,违规获得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1080万元。

  对于这一事件的进展,审计署方面相关文件显示"黑龙江省已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对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申报材料进行进一步复核确认"。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多次致电涉及这次事件亚泰集团哈尔滨水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应。

  (本节内容来自每日经济新闻)

(图说:泸州老窖)(图说:泸州老窖)

  五、酒业:泸州老窖重复申报 骗取670万元

  审计结果显示,泸州老窖酿酒固液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以前年度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项目重复申报,违规获得中央财政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投资补助资金670万元。目前,公司正在整改中。

  据了解,"酿造固液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项目"于2011年3月25日获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计划总投资6136万元,而2012年年报显示,该项目至期末工程进度为80%。在2012年公司审计报告政府补助项目中,"泸州老窖酿造固液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及减排项目"、"固液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因与上述项目名称相近,至期末分别获得泸州市财政拨款277.2万元和470万元。业内预测,如果审计署披露的情况属实,将对公司的诚信度产生影响。

  (本节内容来自人民网) (整理/中国新闻周刊网实习生张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斯诺登向中俄法德等21国申请避难
  • 体育温网李娜3年后再进8强 中超-恒大4-1卓尔
  • 娱乐官员曾骂其包养女主播婊子:与百男上床
  • 财经统计称多数省份最低工资增幅跑赢GDP
  • 科技北京规定手机软件叫车每单收费5元
  • 博客柴静:黄渤看自己的喜剧从来没笑过
  • 读书上将丈夫少将妻:开国将星中的双子星座
  • 教育毕剩客之痛:没有编制没有安全感 状元
  • 育儿两车追尾16个月宝宝副驾“飞”出(图)
  • 钮文新:这次的股灾谁负责
  • 张庭宾:中国金融危机可能在2013触发
  • 章玉贵:李克强冰冷手术刀解剖经济
  • 水皮:美元摁住了人民币的命门
  • 周彦武:明末城镇化导致的粮食危机
  • 梅新育:中韩热络的启示与警示
  • 范卫锋:一名前公务员的新媒体创业史
  • 叶檀:轨道中国变成负债中国
  • 苏鑫:钱荒会不会让房价大跌
  • 黄震:城镇化不仅要考虑钱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