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调价周期缩短 中间商囤油行为锐减

2013年05月13日 08:59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张一鸣

  上周,中国成品油市场迎来新机制实施以来的首次上调。市场监测机构称,调价当天市场整体反应平淡,并未出现加油站和中间贸易商大量补货的情况。

  虽然监测机构已像以往一样成功预判油价的上调趋势,但是中间贸易商却并未像之前一样,提前囤油以求在油价上涨后抛售获利。

  金银岛的分析师说,新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出台以后,调价周期已缩短至10天,中间贸易商的可操作空间缩小。 “在囤油之前,贸易商既要考虑操作风险,同时又要兼顾市场实际消耗量,操作难度增加,故在心态上受到影响。 ”

  之前执行的老版本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调价的周期为22个工作日,远高于新版本中的10个工作日。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新机制已经起到控制市场价格、打击炒作的作用。

  事实上,新机制执行后,市场中的各方对调价的敏感度虽然依旧保持热情,但心态却已逐渐回归理性。

  与此同时,虽然囤油获利现象减少,但是批发环节却已率先上调油价。金银岛的分析师说,调价前,多数地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成品油批发价已经接近最高批发限价,未来的上涨空间增加,而现有的一些批发优惠措施有可能取消。

  2013年5月10日凌晨,发改委上调成品油零售价,汽柴油均涨95元/吨,折合升价90#汽油涨0.07元,0#柴油涨0.08元,是自2003以来的最小涨幅。

  2013年中国推出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时,国内成品油市场已经出现局部地区的供过于求。分析人士认为,需求低迷的情况还将继续蔓延,石油公司不得不通过出口以消化国内过大的供应量。

  安迅思息旺能源上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柴油出口量达到历史之最,累计出口柴油105万吨,同比增长368%;出口汽油115万吨,同比增长14%。石油公司被指为保持价格稳定而积极出口。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接近国有石油公司的人士处获悉,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挂钩,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的高低与出口量并没有直接关系。

  “成品油出口量大增的原因,一方面与国内市场需求低迷有关,另一方面与国内炼厂的汽柴油生产比例有关。炼油装置需要配套生产一定比例的汽油和柴油,这个比例在对炼油装置进行升级改造之前就已经设定,很难有大幅度的调整,而近一年来经济增速放慢,与物流运输行业和工业密切相关的柴油需求也随之放缓,为保障国内汽油的供应量,柴油的供应量必然会过剩。 ”

  对于未来的油价走势。金银岛的分析师说,受到世界经济仍比较疲弱,美国面临债务上限、中东局势紧张等因素影响,下一轮成品油的调价预期变数较大,或呈现出震荡的走势。 “而从供需面看,随着气温的回升,汽车空调用油需求将提升,北方麦收季节临近将小幅带动柴油需求,但南方休渔期到来将大幅拉低渔业用油需求。 ”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鹿邑原法院院长和女儿在家中被杀
  • 体育弗格森告别演讲哽咽 勇士胜马刺总分2-2
  • 娱乐谢霆锋为小儿子庆生 张柏芝未出席(图)
  • 财经刘铁男被举报始末:情妇提供关键信息
  • 科技手机QQ新版被指二手微信 3万网友打差评
  • 博客菲律宾军舰为何敢扫射台湾渔船
  • 读书非常仕途:女市委书记的男秘
  • 教育500北大保安考学深造成新时代“扫地僧”
  • 育儿女童遭生父虐待5年:开水烫头鱼线缝嘴
  • 金岩石:从鬼城看中国城市化前景
  • 水皮:热钱醉翁之意不在酒
  • 谢作诗:真反腐就惩受贿而不要惩行贿
  • 罗天昊:土耳其改革是中国最好的榜样
  • 刘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乱象
  • 叶檀:金融风险正在逼近
  • 陈虎:地方政府投资几十万亿是否疯了
  • 张明:如何应对新一轮短期资本流入
  • 陈序:过剩产能急需瘦身
  • 西向东:食品安全监测技术难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