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尚德宣告破产 谁来为光伏悲剧买单

2013年03月21日 14:36  新华网 

  尚德宣告破产 谁来为光伏悲剧买单

  新华网上海3月21日电(记者韩莹)20日,持续半年之久的尚德破产风波终于尘埃落定,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对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光伏巨头的倒下,不禁让我们反思,在各界不断唱衰光伏业的当下,谁来为过去十年里,中国太阳能产业迅速扩张、以致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买单?

  尚德正式宣告破产

  去年以来,国内光伏业一直新闻不断。A股市场中,超日太阳的“董事长跑路”风波刚过,而今在美上市的尚德电力又成为光伏业的另一个伤疤。

  据介绍,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农行、中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如此巨额债务的产生,并不是无迹可寻。

  事实上,尚德的债务问题由来已久,自2012年7月宣布成为莫须有的德国债券欺诈案受害者并且损失了5.6亿欧元之后,尚德再也没有发出过财务报告。而尚德的市值早在2012年便蒸发了60%,其在2012年3月之前的4个季度共损失了6.46亿美元。

  如此光景与八年前相比,恍如隔世。尚德电力股价也已从2007年的85美元高点跌至目前的0.6美元以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股。

  更令人欷歔的是,此前无锡尚德一度还作为光伏产业的领军者,在国内的光伏业享有盛誉。其掌门人施正荣个人身价也在2006年最高峰时达到186亿元,被称做“绿色英雄”,而今却在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

  理性缺失引发“光伏热”

  不可否认,光伏巨头尚德的倒下只是国内光伏产业大萧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内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光伏业作为“绿色GDP”受到各地政府的追捧,在贷款、土地等方面的支持也毫不吝啬。

  2005年,在无锡市政府的帮助下,无锡尚德完成企业私有化,原先占尚德股份75%的国有股获益后,相继退出。同年底,各路资本共同募集8000万美元,助力尚德电力成为中国内地首家登陆纽交所的民营企业。

  揪心的是,彼时也正值光伏业利润的最高期,尚德的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投身于光伏,各地政府也纷纷效仿,“光伏热”就此展开。“当时的投资者似乎以为只要有钱有机器,就能做光伏,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看项目,大家都忽略了真正的市场需求。”一位投行内部人士回忆道。

  在浙江,高峰期该省共有光伏企业205家,其中有110家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规模均在10万千瓦以下。越来越多的涌入者必然导致竞争加剧。国内行业利润率从139%下滑到10%左右。

  国内多晶硅龙头企业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对记者道:“供过于求起码有一倍多,全球市场需求在2000万千瓦左右,产能却达到4000万至5000万千瓦,多余的2000万千瓦只能淘汰。”

  光伏悲剧谁之过?

  但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欧洲等国家开始削减光伏补贴,刺破了国内光伏产业的泡沫。“为求利益,盲目上马,不从长远考虑,一直是光伏行业的隐患,欧债危机加速了它的爆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

  大环境的恶化,让严重依赖出口的光伏产业迅速进入“洗牌”阶段,没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2012年下半年,多晶硅投资泡沫也开始破裂,全国43家多晶硅企业共计停产30余家,行业哀鸿遍野。

  “在过去,即使存在产能过剩和巨额债务,也还没有企业破产。”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如今尚德率先进行重组。也许在这以后,随着产业的整合,还会有更多太阳能企业由于管理问题或市场短缺而开始调整战略。”

  现今,尚德破产事件已被视为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前景恶化的标志。当初银行为什么对尚德这样一家企业出手如此大方?在我国,为何盲目上马、产能过剩的悲剧反复上演?地方政府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应扮演何种角色?值得各界反思。

  过度的投入最终带来过剩的产出,这与地方政府发展光伏的雄心壮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今天的产业悲剧埋下伏笔。只有理性的市场行为发生作用,巨大的泡沫和虚假的繁荣才终将会化为虚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北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南省委书记调整
  • 体育热火27分大逆转24连胜 关键战火箭胜爵士
  • 娱乐疑似于正被打实拍疯传 遭掌掴被骂禽兽
  • 财经传四川富豪刘汉被控制 疑与跨境资金有关
  • 科技4G救不了中移动:老牌运营商陷转型困局
  • 博客贵州冰雹打烂汽车 实拍北京超美春雪
  • 读书中国打越南:唯一支持动武国家是哪个
  • 教育逆天理工男600个魔方拼出女友头像(图)
  • 育儿世界睡眠日:英3成家庭因“夜哭郎”解体
  • 袁一泓:高房价是当今一切恶之源
  • 郑风田:华西村为何惹来那么大争议
  • 张庭宾:中俄应结陆权同盟抗衡海洋霸权
  • 姚树洁:伊战10年使美国内外交困
  • 罗天昊:大赦是两会最大的诚意
  • 陈功:中国的法律实际只是政策的延续
  • 陶冬:塞浦路斯是不是又一个希腊
  • 刘军洛:高盛经济学家的话应该反着听
  • 杨涛:债券违约警示债市虚假繁荣
  • 赵伟:中国工资上涨逼走英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