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2月23日电(记者李劲峰)受9月份钓鱼岛事件影响,中日合资车企生产的日系乘用车在中国的销量大幅跳水后,在年末出现回暖迹象。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日系车在技术和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日系车要“收复失地”,甚至重塑往日辉煌则遥遥无期。
记者近日在武汉市最大的汽车市场——竹叶山汽车市场采访发现,丰田、日产、本田等日本汽车品牌价格优惠已明显收紧。广汽丰田的主力车型凯美瑞,售价优惠已从原来的3万多元减少到1.5万元。
“9至10月,店里顾客寥寥无几,上个月销量终于开始往上走,我们才松了口气。”竹叶山汽车市场内某日系品牌的朱姓销售经理说,11月份全店销量超过100台,虽比去年要减少近50%,但环比已是大幅增长,加上厂家降低了年度销售任务,因此不再靠大幅降价冲量。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日系乘用车在华产销量11月份开始出现回暖迹象。竹叶山汽车市场分析师陈志东认为,日系车销量回升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推动:大幅降价优惠、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尤其是消费者“买车过年”的习惯,带动车市整体升温。
长期以来,日系车凭借其节油、耐用等特点,在中国车市中“雄霸一方”。巅峰期时,日系车市场份额曾超过30%。受钓鱼岛局势影响,日系车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从9月起大幅跳水,部分日系车企工厂甚至临时停产。
记者日前在武汉市一家同时销售德国大众和东风日产两个品牌轿车的经销店内见到,日产轿车仍鲜有人问津。
一位张姓经理介绍,钓鱼岛事件对日系车销售的产生消极影响,但这仅是表象,日系车“卖不动”还存在其深层次原因,“日系车企应从自身寻找原因”。
钓鱼岛事件前,一家国际知名汽车咨询机构发布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于日系车型的购买意向率从2009年的32%下降到今年的24%,而欧美车型则从25%上升至35%。
业内人士分析,抛开钓鱼岛局势因素,几乎所有日系品牌汽车,均存在技术车型更新滞后、安全性能屡受诟病等“通病”,使日系车难以满足大量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导致市场份额不断被欧美品牌以及中国自主品牌“蚕食”。
“日系车畅销车型大多4到5年才换代,车型更新也仅对外形略作修改,一贯保守经营策略已明显跟不上国内市场消费潮流。”陈志东认为,中国汽车消费群体年轻化特征明显,对汽车外形及内饰、整车技术性能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而日系品牌擅长的混合动力技术迟迟未能打开局面。
陈志东说:“在轿车6速变速箱早已成为市场主流情况下,不少日系车还在使用4速变速箱,这种‘吃老本’的做法肯定保不住市场。”
安全性能口碑不佳也是造成日系车型吸引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据国家质检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车企共实施了37起汽车召回,总数量超过102万辆,其中日系车型实施了9次召回,召回数量近55万辆。尤其是多次出现的刹车失灵等问题,使日系车频频陷入信任危机。
同时,日益壮大的中国自主车品牌在性价比方面,对一直强调高性价比的日系车形成了巨大挑战。
专家认为,经历钓鱼岛事件后,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回升并不意味着日系车已渡过难关。在越来越理性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日系车产销除容易受政治因素波及外,还面临着消费者忠诚度和青睐度下降、汽车消费整体增速放缓等一系列挑战,“收复失地”困难重重。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日系车如果想恢复市场,必须通过投放更具有竞争力产品来挽回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