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钓鱼岛争端影响,日系车在华销量普遍下滑。当此之际,已有中国汽车厂商打起并购算盘。
在24日由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主办的2012第三届中国汽车产业投融资策略与服务论坛上,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258,庞大集团)收购并购中心主任王曙华透露,在其最近了解到的并购信息中,关于日系车品牌的信息量增加了40%左右,而报价则较平时低了20%。
“现在日系车厂家的日子不好过,经销商的日子更不好过。但对我们来讲这是一个机会。什么机会?是我们并购日系车的一个机会。”王曙华说。
此前,瑞典汽车品牌萨博因资金链断裂停产,庞大集团曾参与竞购,不过以失败告终。
“尽职调查是基础”
王曙华认为,现在出去并购有机遇也有挑战。
“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是连续的,这种状态会给我们增添并购的机会。有并购需求的企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还可以降低并购的成本,这是好处。”王曙华说,挑战则是,并购企业自身要有足够的能力来消化,财力不仅意味着并购时能给出多高对价,后续经营的流动资金处理同样需要钱。
王曙华认为,一个成功的并购案例必然需要“成功控制风险”,基础是在尽职调查,尽职调查要花时间,这是最基础的。
四川波鸿集团总裁董平有切身体会。
今年7月,四川波鸿集团并购了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巨头加拿大威斯卡特工业集团。
董平在昨日的论坛上透露,该公司收购加拿大的这家企业报价2.45亿美元,交付的时候支付了1.9亿美元。“它是一家上市公司,不停地发公告,说没戏了。最后我们又拉回来。后来我们做财务尽职调查,发现它有包装的成分,包括养老金等,所以我们压了5000万美元下来。”
在董平看来,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能成为行业领先者,很多还是通过并购来完成的。
董平建议,为了控制风险,可以选国外好一些的上市公司,国外的上市公司相对来说还是很规范。
此外,还要防控运营风险。董平称,捷豹陆虎被印度的公司收购后,只是宣传捷豹陆虎富贵的血统,并没有强调印度人把它买下来。结果就是,收购方印度塔塔集团第一年就实现了利润增长130%。而国内的另外一家企业,收购了某国外品牌后,整天在宣传“我把什么公司收购了”。
“只卖车不算海外战略”
相比并购,在部分业内人士眼中,发力出口算不上“海外战略”。
在于嘉定汽车城举办的论坛上,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的CEO徐锦泉称,以出口战略代替海外战略,是非常可怕的。“出口是一个驱动,但模式如果仅仅是卖车的话,中国汽车的海外战略注定失败。”
据徐锦泉称,国内某汽车厂商在国内的销售已经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该公司70%的销量是由出口实现的,在国内卖不掉。
国内车企发力出口的初衷不难体会。
“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了,但增长速度在迅速下降。并且,优质企业跟较弱企业间的差距在拉大,重点厂商的增长取代了全行业的增长。”徐锦泉说。
关注海外市场,不应该只是卖车。
“拿俄罗斯来说,今年汽车销量增长率是14%,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就集中在几家,如果你的零配件40%、50%能实现本地供应,向俄罗斯出口汽车就是零关税。”徐锦泉说,中国不少汽车厂商考虑的出口,基本上就是卖车,跟生产、研发没有太大关系。而韩国、日本都在研究哪些零部件最有可能率先在俄罗斯生产,它们已经开始跟当地的企业广泛接触,中国还在卖车,在建4S店。
汽车消费税改猜想
当然,投资汽车行业,未必要出海。
即便是并购也可以瞄准国内。不过,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合伙人李斌(微博)提醒,假如要在国内并购一家公司,首先要先查一下:想要并购的这家公司是国企还是民企;这家公司在产业的地位多高;能有1%、5%还是30%的市场份额。“这样会发现政府部门的介入有多深,它发出黄牌和红牌的可能性有多大。否则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凌认为,最好的投资机会在整车厂,汽车服务占到第二位。要说热点,投资最多的是租车,租车很热。接下来才是跟动力总成配件有关的企业。再往下是汽车电子,目前异军突起的是汽车电子材料,差不多十五六家都是最近被投资的,非常多。
对前段时间传出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某券商汽车行业分析师昨日在论坛上称,可信度不高,即便是真的实施效果也有限。
该分析师进一步说,总的看来,国家政策未来应该是调结构、补短板、淡化量。这是因为刺激销量相关的约束越来越大,不仅是道路在拥堵,更重要的是相关能源的约束越来越大。
据这位分析师预计,“十二五”期间可能会出台两个比较重大的结构性政策:
第一,可能会税改。作为一个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国家,中国国内的SUV需求不断上升,未来中国会像日本当年走出的道路,在税收上从购置税向使用、保有税进行转移,这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针对柴油乘用车出台鼓励政策。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未来中国与消费相关的乘用车保有量(主要消耗汽油)增速,将持续高于与投资相关的商用车(主要消耗柴油),柴油荒不仅有望彻底终结,甚至出现逆转,汽油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变得相对紧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