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10月10日终裁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这为美国未来对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关税开了绿灯
法治周末记者 薛洪涛
美国商务部10月10日终裁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这为美国未来对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双反”关税开了绿灯。
美国滥用贸易壁垒有失公平
美国商务部终裁认定,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国销售此类产品时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为18.32%至250%不等。具体产品为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模块、层压板、面板及建筑一体化材料等。
根据美方的统计数据,这次裁决中国涉案光伏产品对美出口金额分别为6.4亿美元、15.06亿美元和31.17亿美元,此次裁决影响到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对于利润已经很微薄的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来说,征收惩罚性关税,意味着他们将被拒于美国市场之外。
裁决结果一出,美国太阳能公司股价纷纷上涨。First Solar涨幅9%,SunPower飙升14%,与之相对,中国无锡尚德电力收低5.75%,常州天合光能收跌7.88%。此前美国有分析认为,反倾销税如果达到10%以上,美国的组件企业在美国市场就将获得胜利。
裁决结果一出,中国商务部和相关部门纷纷质疑其公正性。天津兆耀律师事务所刘丽娜律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初裁中国光伏产品倾销,美国商务部的做法是不公平的。认定中国光伏产品是否构成倾销,美国商务部使用了第三国泰国作为替代国,从而确定了可比价格。但泰国的光伏产业和中国的光伏产业根本无法同日而语。
中国光伏企业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并致力于技术进步和革新,很多相关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价格自然有竞争优势。而泰国光伏产业至今为止,仍未形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所以,美国武断地选择泰国为替代国,选择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其目的无非是意图对中国的光伏企业施加不公正对待,由此得出的数据自然也不会正确,这样做的结果也违反WTO所倡导的公平竞争精神和自由贸易原则。
对于这次同时裁定的中国输美的光伏产品接受了14.78%至15.97%不等的补贴。刘丽娜律师表示,美国所提出的反补贴调查中所谓的“政策支持”并不归属于所谓的出口补贴。美国商务部的调查结果没有事实根据。同时,美国政府对于美国光伏产品企业所提供的补贴比中国要高很多。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光伏产业龙头solar world在2007年、2010年、2011年分别在美国、欧洲、欧洲获得了4300万美元、1875万欧元、4500万欧元的补贴或政府资助。补贴和资助力度之大,国内光伏产业无一企及。但是,美国商务部的调查却无视该项结果,其裁定具备相当的随意性和武断性。
所以,在补贴问题上,美国实际上是使用了对中国和美国不同的标准进行衡量,违背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没有以理性的方法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此次对华光伏业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实际上是中美两国在新能源产业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美国要在新能源产业独占鳌头,不允许中国与之平分秋色,必然要寻找借口扼制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美国意识到由于其国内高昂的人工成本等,不可能在同中国的相关产品竞争中,胜过中国企业,于是借助于反倾销和补贴的名义,以贸易战的形式将中国产品和企业驱逐出美国市场。
中国挑战美国新能源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11月23日再次作出终裁。如届时作出肯定性终裁,美国商务部预计将在11月30日签发反倾销和反补贴令。换句话说,美国对中国光伏电池的“双反”终裁,正好撞上美国大选。
这样一来,奥巴马总统又可以在新能源政策上大做文章。2009年9月,在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之初,便将“新能源战略”提升至了美国国策的高度。奥巴马上任后,在国会发表首次演讲时,就呼吁加强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并重申将在3年内使美国的新能源产量翻一番。美国推动气候变化和绿色壁垒以保护其竞争力,同时削弱中国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力。
奥巴马政府推出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计划”,准备在3年内让美国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倍增,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进行新能源开发,并创造500万个新工作岗位。将美国传统的制造中心转变为绿色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心。
美国政府为提升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提供了大力支持。《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向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先进能源制造方面投入230亿美元。这笔资金有望创造253000个工作岗位,并撬动私营部门新增430亿美元的投资,支持新增469000个工作岗位。
奥巴马新能源战略的深远用意在于,通过新能源、环保技术重大突破,重振美国经济;同时寻求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的领先地位,获得全球新兴产业的支配能力;还可以在应对全球能源、气候问题上拥有主动权。
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这时候威胁了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近几年来,中美两个大国在新能源领域展开了从框架性协议到具体项目的合作。但中美亦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谋求话语权,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均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对于试图主导全球能源新秩序的美国来说,中国市场显然是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更何况,中国还可能是其最主要的新能源竞争对手。
目前,中美两国新能源贸易处于相对均衡态势,中国在核电领域为技术输入国,而在太阳能领域为产品输出国,风电设备制造领域除了GE在中国具有部分产能外,两国制造业基本都是本土化的。
中国风电设备的国产化已基本完成,并开始大举出口,而在太阳能领域,中国现已基本可提供全套太阳能生产设备,制约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太阳能电池原材料多晶硅,也实现从无到有,现已占据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随着美国政府把中国看成最强劲的经济竞争对手,新能源成为未来双方竞争和冲突的新领域,美国不会容忍中国在新能源革命中领跑世界,它势必从战略、贸易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对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进行扼制。
2010年10月,美国政府发动了一场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301贸易反垄断调查”。这背后的真实情况是,当时美国对太阳能的需求增长了41%,但美国本土产量只增加7%,正因如此,奥巴马政府开始推动边界碳关税协调,刻意把中国出口与美国的失业率联系起来,对中国清洁能源行业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中国光伏产品威胁美国产业
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光伏产品举起“双反”大棒的背景,是中国光伏产品凭借庞大的产量和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而美国此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则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超过40%降低至现在的7%,201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光伏产品31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一倍多。
2011年,美国有4家光伏企业倒闭。其中包括获得奥巴马政府大力支持、得到联邦5亿美元贷款担保的Solyndra LLC。奥巴马政府因此饱受共和党的谴责。美国国内的法律人士要求奥巴马政府严厉对待中国的光伏企业。
在清洁能源领域,美国越来越明显地感到了严峻的竞争压力。2010年,美国知名智库皮尤基金会发布报告称,2009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头号大国,美国居于第二。2011年3月29日,皮尤基金会再次发表报告,2010年中国继续在清洁能源投资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同比增长39%,达到544亿美元。中国风能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量已占到全球一半。美国清洁能源投资增长51%,在能源创新和资本方面仍居领先地位,但在制造方面落后。
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崛起,庞大的产量和低廉的价格造成了美国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进口依赖,同时,中国光伏产业链的逐步延伸及其在技术上的突破,也在挑战着美国光伏装备技术的垄断地位。眼看着替代能源的发展重心正在向中国转移,美国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
刘丽娜律师认为,对于美国的双反调查,按照美国贸易救济案处理程序,需要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如果届时是不利于中国的结果,美国商务部会将签发反倾销和反补贴令。中方企业在上述指令签发的90天内可以提出上诉。
当然面对目前的不利环境,中国企业一方面应大力开发国内市场,不再单一依赖国外市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海外设厂转移电池生产的方式绕开贸易壁垒。此外,中国政府还可以寻求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层面提起上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