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维赌局内情
彭小峰用速度来击垮一切对手,最后,自己也被速度所击垮
叶文添
“我在开会,不便说话。”5月10日下午,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LDK.NYSE,以下简称“赛维”)董事长彭小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电话里他声音略显疲惫,周围声音嘈杂。
近期,赛维经营陷入亏损困境,这引发了社会对它的空前质疑。
财报显示,赛维去年仅第四季度的亏损就高达5.887亿美元,从今年以来已裁员五千多人,为此,5月2日,在江西省政府的协调下,国开行江西分行紧急向赛维“输血”20亿元救急。
赛维在过去几年曾一度保持300%的增长速度,是中国光伏行业扩张最为迅猛的企业,LDK是它的股票代码,这来自公司董事长彭小峰名片上的一行字“Light DK Peng”,意为“超越光速”,如今这种超光速行动,已经让赛维不堪重负。
困境
2005年7月,在苏州从事劳保用品生产的彭小峰来了个360度大转身,成立赛维,从事太阳能硅片生产和高纯度多晶硅和太阳能组件制造。
2006年3月,赛维投产75兆瓦硅片。
2007年6月1日,赛维成功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
同年32岁的彭小峰以400亿的身家超越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排名胡润百富榜第六,成为中国能源行业的新首富。
业界对彭小峰的评价是不善言辞、为人随和、冒进、强势、有赌性。这些性格曾让赛维从无到有,一跃成为中国最大多晶硅硅片巨头,不过也正是这些让赛维陷入了如今的危局。
“我从未想过会有今天的结果。”5月,一位赛维的供应商对记者说,他表示,从今年4月初开始,赛维在苏州的电池组件工厂的大门就已经被大大小小的供应商给堵上了,而随着4月30日财报公布,第四季度巨亏的消息传来,恐慌的气氛进一步蔓延,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纷纷找上门来。
上述供应商透露,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赛维的货款就已经发放得不正常了,过去一般3个月就结清的账目,到如今也没有结清。“都被拖着,一些大的供应商还能耗得起,中小型的供应商被拖几百万就只能等着倒闭。”
“现在赛维无法还钱,只能以货物抵债,”江苏一家小型供应商对记者说,“赛维的措施是给欠款的供应商一些等价的货物,一些现金流紧张的供应商只好妥协,这些供应商迫不得已从赛维苏州工厂拿到了硅片,然后打折低价卖出,以此回笼货款。”
据一位已从赛维离职的员工向记者透露,赛维欠供应商货款虽多,但国内外的一些客户也欠着赛维巨额的货款,“有些大客户如今资金周转困难,所以难以按时付给赛维现金,但赛维也不好去打官司,那样的话,就会得罪人,以后的生意更难做,粗略估计赛维被拖欠的货款有十多亿元之巨,而公司今日的困境多少与此有些关系。”
赛维的海外客户对其货款拖欠严重。今年初,赛维曾以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公司(下称SPI)70%股份,而据一位知情者向记者表示,这次收购实属无奈之举,SPI曾是赛维在美国地区最大的光伏组件经销商,其近年来拖欠赛维的货款日渐增多,又无法还上,但若打官司,SPI就有破产可能,对赛维将会更加不利,“权衡之下,赛维只能选择收购,成为其大股东。”
在一位行业人士看来,赛维的危机是多年积累所成,最终今日得以爆发。他表示,赛维的战略存在失误,在过去几年,赛维一直在打造垂直一体化,即全产业链制造模式,业务从上游的多晶硅硅料、硅片,到中下游的电池、组件,乃至到终端的工程安装,无所不涉及,也是这一战略最终将赛维拖入亏损泥潭。
“一方面2008年、2009年,光伏行业盛行垂直一体化风潮,众多企业纷纷追捧这一概念;另一方面,赛维为了改变当时硅片销售的颓势、刺激销量,转而向下游扩张。”上述人士说,当时下游厂商无锡尚德也在青海投资了上游的多晶硅工厂,英利也建造了六九硅业,而常州天合也宣称投资硅片工厂。
“但有一点不同,其他企业投资的规模普遍不大,见好就收,而赛维则投资巨大,无法回头了。”上述人士说,这主要受彭小峰的性格影响,按照他的计划,他希望将赛维打造成一个通吃上下游的巨无霸,不过,这也势必消弱了其原先在硅片制造方面的优势,而其向下游电池组件的扩张,又和原先的客户成为了竞争对手,因此也失去了一些订单。
赌局
在业界人士看来,彭小峰出身草莽,为人豪爽,但赌性颇重,这样的性格曾一度成就了赛维,但也使得如今的赛维深陷危机之中。
2011年1月3日,赛维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另外一家主要中资银行签订了“对赌”协议。根据协议,3家投资方将共同投资2.4亿美元,并获得由江西赛维旗下全资子公司硅化学品科技有限公司18.46%的股权。但其中有一苛刻的条件:要求赛维2011年度这一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要达到23%,如达不到,赛维必须用现金补偿投资方剩余部分,但如多晶硅厂能够在2011年成功分拆上市,投资方将放弃这些潜在的补偿。
而根据赛维目前糟糕的财务状况,其硅料项目内部收益率显然无法达到23%的目标,对赌失利意味着赛维为此要支付大笔的赔偿费用,对其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一位赛维内部人士透露,早在2010年,光伏行业形势火爆的时候,彭小峰的计划就是,有意大力向硅料方面扩张业务,最终将其分拆在香港上市,以此来扩大光伏帝国版图,但后来却因行情不好,上市已基本无望。
上述人士透露,赛维之所以扩张到硅料业务,是因为当时,整个产业链中最赚钱的就是硅料行业,利润率曾一度达到50%;而且在这些硅料项目投产前就能和客户签订合同,拿到巨额定金;另一方面,赛维当时的硅片业务需要大批的硅料,而那时缺货很严重。考虑上述种种原因,彭小峰做出了向硅料业务扩张的决定。
实际上,在光伏行业早有路线之争。赛维、英利等企业一直坚持全产业链模式,而保利协鑫等企业则走专业化道路。路线不同,结果也迥异。而今,走全产业链模式的企业几乎全部遭遇滑铁卢,因多而不专,导致亏损严重;而走专业化道路的保利协鑫则只守住上游的硅料、硅片,成为如今的业界极少数能盈利的企业之一。
而与国开行等的对赌并不是彭小峰的第一次赌局,在2006年,成立仅一年的赛维就为了融资,与法国NBP亚洲投资等基金签订对赌协议,外资给予了赛维8550万美元的资金。
但外方的要求是,如2006年赛维利润低于3000万美元,赛维需向投资方赔偿股份。得益于那年光伏市场行情的火爆,彭小峰赢了这个赌局,也最终使得赛维于2007年成功在美国上市。
这次赌局的成功,让彭小峰对自己的决策坚信不已,于是开始了去年初的新赌局。他当时认为,赛维向硅料的扩张,将使其实现再一次腾飞,也将是其向全产业链光伏帝国迈进的重要一步,但他却未曾想到,行业已经面临过剩严重的危机,行情急转直下。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一位知情者透露,赛维在自身财务紧张的状况下向硅料业务扩张,犯了一个错误,而在建造硅料厂的过程中成本过高,更是错上加错。“赛维建造的硅料厂,按照彭小峰的计划,将采用世界先进技术。为此,他将整个工程和采购工作外包给了美国的一家工程公司,而且几乎所有设备都是进口的,这使得成本激增,其实目前来说,有些国产设备也很先进,完全能满足生产需求,赛维一万吨产能的多晶硅工厂花费了近100亿元,而保利协鑫的6万吨多晶硅工厂只花了200亿元。”
“工厂建造成本的高昂,导致后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赛维硅料的生产成本为30美元/公斤,而保利协鑫的成本为18美元/公斤左右,这导致其在销售上只能降价,甚至低于成本去销售,这也是其亏损的原因之一。”上述知情者说。
出路
不过即便国开行20亿元紧急输血,恐也难解赛维之困。
对国开行巨资“输血”之事,赛维方面5月10日向本报记者回应称,公司自2005年在江西新余成立以来,一直得到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给予的大力支持。尽管目前世界太阳能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近期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继续为赛维提供数十亿元的资金支持,表明了他们对光伏行业和赛维前景看好。
一位行业人士认为,从财报上看,赛维仅第四季度就亏损5.8亿美元,全年的财报虽没有公布,但惨烈的状况可想而知,这20亿元人民币无异于杯水车薪。“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输血的又是国开行,它也是去年与赛维签署对赌协议的三家中资银行之一,去年赛维对赌失利后,未必有能力偿还国开行等的损失,这20亿元其中也有可能是蕴含了去年的一些债务,很难说到底有多少现金。”
上述人士认为,要解如今的赛维困局,需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当地政府需要给予赛维财政上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银行贷款,更好的方式是当地有国资背景的企业能注资入股赛维,这样既可解决资金链紧张,也能给市场注入信心。
当地国资入股赛维此前也有先例。早在2009年11月,国资背景的江西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就买下了赛维多晶硅工厂15%的股权,交易价格为15亿元人民币,当时缓解了赛维财政的窘迫局面,而赛维将这笔钱迅速地用于硅料厂的扩张中,将当初的5000吨产能,扩张到了1.5万吨。
“国资最好能买下赛维总公司或旗下硅料公司30%~40%的股份,这样就能帮助赛维解决至少一半的危机。”上述人士说,他认为,赛维需要做的是及时调整公司战略,收缩战线。
在去年光伏行业危机四伏之际,彭小峰依然选择了逆势扩张。
据记者了解,除了硅料项目以对赌的形式融资扩张外,在电池组件方面,赛维还在安徽合肥投资建设了新工厂,去年8月,投资25亿元的项目一期已经达产,建成年产能达10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和5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之后又启动了总投资50亿元的二期项目,将建设1.6GW电池片和1GW电池组件,如按计划建好后,将超越无锡尚德的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商。
江苏一家大型电池组件企业认为,如今电池组件严重产能过剩,一线厂商都库存严重,难以为继,赛维的电池组件工厂建好后,销售将会更难,到时无疑会成为一笔更加沉重的负担,“赛维要么终止在这方面的投资,要么将这部分非核心的资产卖掉,不然这个泥潭只会越陷越深。”
“第三,则要看市场行情是否可以尽早好转。目前光伏行业仍不是最困难之时,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将是最‘寒冷’的时候,届时会有很多企业倒闭,赛维需要熬过这个时期。”上述行业人士表示。
“外界可能对赛维的情况过于悲观,它目前仍是国内硅料、硅片领域第二大企业,地位与影响力仍在,外面资本对它依然十分感兴趣,这也是抄底的最佳时机。彭小峰认为,这只是阶段性的困难,未来前途仍旧美好,所以他目前并没有出售企业的想法。”一位曾与之接触过的投行人士对记者说。
不过一位已从赛维离职的人士对记者说,在2008年、2009年,赛维遭遇金融危机之时,也没有裁掉一个员工,而今却裁掉了几千人,可见已到了赛维历史上最为困难的时候,彭小峰是否能力挽狂澜仍是未知数。
一位熟悉彭小峰的人士评价说,他用速度来击垮一切对手,最后,自己也被速度所击垮。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