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方五省稀土整编箭在弦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5日 20:57  北国网-辽宁日报

  看点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说的就是中国稀土的资源量、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如今,围绕着这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一场统一价格的“整编”工作,以期在国际稀土市场上取得应得的定价权。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计划每月公布稀土金属价格,以避免生产商的恶性竞争。报道援引业界消息人士称,统一稀土定价机制预计最早于本月实施,涉及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及广西五省区。这五个省区将建立统一的运输和销售机制,且从长远来看,将把稀土生产集中到3至5个大企业。

  五矿集团呼声最高

  稀土不是“土”,而是一种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重要战略资源。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钪、钇、镧等17种金属元素的简称,它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据称,各国都把稀土列为发展高科技的关键元素和国家战略元素。

  在此次传言涉及的五个南方省区中,以江西稀土厂家最为居多,有资深业内人士猜测,此次价格统一的龙头企业应该是在赣州市内产生,并且很有可能就是五矿集团。

  对此,五矿集团公司矿产资源部总经理王炯辉表示,暂未从官方渠道获得此消息。王炯辉虽然没有对消息进行确认,但认为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也有一些业内人士猜测,若五省区统一稀土价,将给北方的包钢稀土控制南方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不过,包钢稀土一位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从资源分布来讲,有些元素是南北共有的,可以相互流通,譬如“镧、镨、钕”,全国可以统一市场,包钢稀土对此也掌控着绝对市场定价权。但“铈”南方没有,“镝”、“铽”北方没有,这个定价权就有地域的区别,不太可能由某一家企业把全国价格全部统一。

  北方率先统一价格

  事实上,南北方稀土领域的“整编”行动早已启动。在江西赣州,所有的88个采矿权证,都曾被统一收在当地国有公司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手中,由其掌管当地全部稀土的开采。这88本证构建起了一个稀土产业链的闭环,这个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受到赣州稀土矿业公司的控制。手握采矿权证的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将稀土矿的开采发包给个人或者其他公司,这些个人、公司开采出来的矿石由赣州稀土矿业全部回购。

  不过,这样的“整编”行动,要想在资源分散的南方完全实现,却有着现实的困难。

  有消息称,南方稀土除了五矿集团外,还将有其他大型国企参与。有媒体援引市场人士的分析,猜测中铝、江西铜业中色股份等企业都可能参与南方稀土的整合。

  相对而言,北方的整合行动则显得更为顺利。

  从2000年开始,北方的包钢稀土就实行五统一的方式,即“统一计划、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采购、统一结算”,对稀土产业进行整合。有媒体评价称,在地方与中央、民企与国企之间的利益关系上,包钢解决得相对较好。包钢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利用掌握矿产资源的优势,以资源为核心,将上下游企业捆绑在一起,利益共享,达到了对产业链的合理控制。

  2008年10月,包钢稀土国际贸易公司成立,包钢把包钢稀土销售部打包到这个公司,占超过50%的股份;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管委会也入了股,是二股东;同时他们把下游企业也拉进来,对于下游企业来说,进不去的就意味着没有原料。

  “包钢稀土国际贸易公司成立以后,基本上做到了一个声音对外,这样北方稀土就控制住了。 ”包钢稀土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日辉总结包钢稀土的整合经验时称,我们采取的是移动定价方式,总是以6个月的平均价格来收回。买到之后,国贸公司把它即时出售,也可以待价而沽,下游企业可以做到不直接对接市场了,成为彻底的加工企业,处于包钢稀土管理范围之内,对原料的流转基本上得到控制,所以北方稀土治理得比较好。

  稀土定价权之争

  如此之多的地方、企业,肯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着整合与统一定价,事实上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中国稀土取得在国际市场上应得的定价权。

  数据显示,中国的稀土供应量占全世界95%以上。然而,在稀土资源的保护和定价方面,却失去了话语权。据统计,1990年至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但价格却下降了50%,虽然从1998年开始,国家启动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制度,但中国稀土低价出口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扭转。在2005年前后,稀土价格低至每公斤16元。 “稀土不是土,却卖了个泥土的价格。 ”还有一些专家估算,前些年中国的稀土储量在公开数据中还占有世界储量的85%左右,目前中国的实际稀土资源量已不足世界的30%。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行业治理的重头戏是产业整合,“必须改变分散经营的现状,形成大的稀土企业集团,不一定是两三个,也可以是五六个。 ”

  张日辉认为,稀土应该控制在几个企业手里,价格由几个企业定,国家也好管理,这样在对外时可以统一定价,不会轻易地被国外牵着鼻子走。“我们必须提高稀土行业的集中度,类似欧佩克,否则散乱的局面是不能根本改观的。一个馒头卖一块钱好,还是两个馒头卖5毛好呢? ”

  包头稀土研究院一位专家表示,稀土行业想夺回国际定价权,一定要向几个大企业垄断靠拢,就像中石化、中石油它们一样,否则分散经营很容易被外资分而治之。

  除了行业内的整合行动外,政府也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5月,工信部《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开始公开征集意见,将从生产布局条件、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环节,明确了稀土矿开采、冶炼门槛。一旦实施,则意味着这个行业的门槛将大大提高。

  不久,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视频会议,提出今年6月至11月组织开展一次勘查、开采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越来越多的媒体注意到,中国为争取稀土定价权而进行的努力。而这种努力,也使得最终获得这一定价权成为一种可能。

  □本报驻北京特约记者/刘 阳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