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钢管遭欧美反倾销 中钢协呼吁政府依法介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9日 06:53  第一财经日报

  中钢协呼吁政府部门依法介入;企业同时承受国内产能过剩压力

  陈姗姗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欧盟和美国接连对中国钢管企业扬起了所谓反倾销的大棒。

  当地时间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称,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而随后一天,美国商务部也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的无缝标准管、管道管和压力管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代表国内钢厂利益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称,将积极与中国商务部沟通,强烈呼吁中国政府采取法律手段介入,不排除将本案提交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欧盟“莫须有”理由

  欧盟此次征收反倾销税的无缝钢管产品,主要是圆截面和外部直径不超过406.4毫米的无缝钢管。

  根据WTO的规定,如果一国产品被认定为倾销,前提是必须出示倾销证据,以及本国公司受到直接影响导致销量大幅下滑的证据。

  而此次欧洲钢铁企业提出的反倾销理由是:“尽管没有证据证明过去自己的销量受到影响,但在经济危机条件下,未来销售可能会受到严重冲击,因此必须上调进口关税。”

  对于这一以“损害威胁”来判定倾销的罕见案例,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反驳称,中方用大量的数据及事实证明,中国无缝钢管对欧盟出口完全是市场需求决定的,并未对欧盟产业形成冲击,欧盟产业主要指标都是正常的,没有遭遇“损害威胁”。

  而中钢协在给CBN记者的一份声明中也指出,事实上,调查期内欧盟无缝管工业利润高达15%,立案以来中国无缝管的出口量也大幅下降,今年1~8月份出口欧盟数量同比下降70.96%,贸易额下降65.45%,“欧委会在评估时完全忽略这一事实,而仅仅依据指控,在推测未来可能造成的损害基础上进行判断。”

  中钢协进一步透露,自欧盟2008年7月9日立案以来,中钢协已经组织中信泰富新冶钢、华菱衡管、天津钢管、攀钢成都无缝管、无锡西姆莱斯、宝钢、鞍钢等九家企业,代表210家涉案企业积极应诉,组织行业抗辩,并先后于2009年1月15日、6月4日在欧盟的听证会上列举数据阐述事实,但是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事实上,我国企业向来根据欧盟用户的需求进行出口,所出口的机械管、结构管等均为欧盟订户所需要的产品。金

  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内需刺激政策消化了绝大部分钢材产量,效果是明显的。”中钢协表示,欧盟在此时对我国企业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是非常不合时宜,也是非常不公正的。

  美国“雪上加霜”

  在欧盟作出裁定后的第二天,美国商务部步其后尘,宣布对是否对中国碳钢和合金钢材质的无缝标准管、管道管和压力管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进行调查。

  据记者了解,此次调查是应美钢联、V&M Star LP、TMK IPSCO和美国联合钢铁工人工会的要求进行的。这些企业和机构称,中国向美国市场以不合理低价倾销钢管, 因此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 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

  按照相关程序,在启动调查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11月2日左右作出初步损害裁定,若裁定进口中国钢管对美国钢管行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可能造成实质性损害,则调查将继续进行。美国商务部定于12月份就是否征收反补贴税作出初步裁定,明年2月将就是否征收反倾销税作出裁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钢铁出口的产品中,钢管一直是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焦点。在过去两年来,美国已对4种中国出口的钢管类产品征收了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分别是环形焊管、薄壁矩形管、小口径管线用管和焊接不锈钢压力管。上个月,美国商务部又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征近31%的关税,认为这些进口钢管得到了不公平补贴的支持。

  “现在我们出口的钢管产品价格比国内销售的还贵,不可能低于成本价销售,而且最近国外需求不好,很多钢管产品的出口并没有以前那么好。”“我的钢铁”分析师宓云颉告诉记者,国外钢厂之所以频频挥动反倾销反补贴大棒,可能主要是受到了工会的压力。

  但这些并没有被美欧方面承认。一位国内生产钢管的中型钢铁企业高层告诉记者,无缝钢管是钢管产品中附加值比较高的品种,目前国内共有200多家无缝钢管制造企业,很多钢管厂出口的无缝钢管占销售额的比重也比较大,现在国内钢管产能本来就已经供大于求,如果再受到美欧双重夹击,国内钢管企业的日子可能会更难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