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统一进口 遏制铁矿石谈判背后资本炒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3日 05:1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6月30日,备受舆论关注的中外铁矿石谈判没能在最后截止日收官。一边是中方40%的降幅要求,一边是下降33%的日本首发谈判价格,中方的坚持与三大矿山的强势似乎成为谈判失败的两堵墙。

  在经历了疯狂涨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中,曾经高企的油价、铜价都已回到2006年水平,铝价也一直维持在2004-2005年水平,钢价也已回到2007年水平,为什么铁矿石价格就不能回到2007年水平呢?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铁矿石谈判背后若隐若现的“资本炒作”扭曲了它的正常价格机制,而中国钢厂无节制的产能扩张与中国数百家钢贸商无序的铁矿石进口客观上放大了这些“资本炒作”的作用。

  中国钢厂习惯于传统的“产业思维”模式,将铁矿石谈判中的重心压在“讨价还价”上,而三大矿山使用更多的却是具有杠杆效应的金融资本炒作,短期内撬动铁矿石现货价格,降低中方谈判筹码。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些资本炒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海运价格,中国钢厂大部分采用即期租船,很少签长单锁定成本,外矿往往会在谈判期间买入大量期船,抬高海运费,从而抬高铁矿石现货价格;其次是控制现货供应量,利用中国钢材市场旺季来临,制造供应短缺恐慌,提高涨价预期;第三,推动行业内部并购,提高矿石集中度,掌握谈判主动权;第四,利用汇率变动的关键点,寻找谈判最佳对象。

  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家,这毫无争议,但尴尬也难以回避。

  国际铁矿石价格从2002年开始进入上行通道,到2008年,价格上涨5.5倍。中国六年累计进口铁矿石19亿吨,均价达81美元/吨。整个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均价达136.5美元/吨,超出历史均价68.5%。之所以会出现大幅偏离历史均价的情况,在2008年铁矿石谈判过程中,三大矿山背后的“资本炒作”就起了决定作用。中国钢铁业也因此付出高昂代价:2008年第四季度全行业巨亏476亿元,今年前五月,亏损额仍超过38亿元。

  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外界普遍认为日本欧洲钢厂日子比中国钢厂更加难过,由日本首发定价肯定对中方有利。实际上,正是在日元对美元升值接近10%的关键点,力拓与日本率先达成低于中方预期的33%降价协议,很快欧洲钢厂也接受了这一价格。最终,在谈判桌上,铁矿石进口超过日本韩国与欧洲总和的中国钢厂从“背水一战”,变成“孤军奋战”。

  按日本首发价格,铁矿石长协矿价格高于现货矿8-9美元/吨,但三大矿山为了抬高现货价格,降低中方要价筹码,资本炒作手段再次发威:一方面,力拓与日本签定长协矿协议后不长时间内,澳洲、巴西至中国海运费上涨6-13美元。另一方面,利用5月、6月中国钢材市场传统旺季,三大矿山开始逐步控制矿石对中国现货市场的投放量,乘势推高现货价格。同时,在6月5日中铝注资力拓失败后的当天,两拓宣布对双方在西澳的铁矿石资产成立合资公司,以“两拓合并”的游戏,大展心理攻势。

  2009年的铁矿石谈判,降价固然重要,但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遏制今后铁矿石谈判背后的资本炒作,让三大矿山回到“产业思维”轨道上来。

  比如,在铁矿石进口环节上,中国需要从国家利益层面考虑,推动成立独立的行业协会机构——铁矿石进口专业委员会,作为唯一的对外谈判主体,全权负责铁矿石进口。对内销售时,采用市场公开拍卖。这样可以避免贸易商、大钢厂倒矿,也避免三大矿山变相到中国来卖现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以将中国买家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统一对外谈判,可以真正做到“以量换价”,避免内耗。长远来看,将铁矿石进口资源纳入统一管理,有助于控制中国钢铁产能的过度扩张。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