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节能减排推动钢价迅速拉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9日 18:41  中国经济时报

  钢材价格上涨有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家节能减排调控政策造成的供给减少,在国家调控政策结束之后,行业将回归常态

  ■兰格钢铁王国清

  近期一场有关限电及节能减排的战役正在全国打响,成为目前影响国内钢市的最重要因素。之前在江苏、浙江等地实行的限电措施,逐步向河北和山西等地区蔓延。

  河北、山西等多个地区陆续拉闸限电

  河北作为我国产钢第一大省,2009年粗钢产量达到13536.3万吨,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23.84%。近期河北省政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重拳出击。

  早在9月1日,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对节能减排相对落后的承德、张家口、廊坊等9个设区市给予了黄牌警示。河北省发改委发文,要求对99家超限额标准用能企业执行惩罚性电价,明确整改时限、标准和要求,确保所有处理措施在9月底前落实到位。

  9月3日晚起,包括武安、邯郸地区下发了一系列的限电通知。河北钢铁重镇武安为完成节能指标限电20%,辖区内18家钢厂高炉、轧钢生产线被要求在9月5日0点前全部关停,关停时限暂定为20天至1个月;9月4日起,邯郸地区对钢铁、水泥、焦化等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共涉及到36家钢铁企业,其中要求关停的高炉有57座、转炉有45座、轧钢线约20条。

  9月3日,山西的部分钢厂也接到通知被要求停产一个月。9月3日起山西省开始对境内钢厂停产整顿2个月以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将较大程度影响建筑钢材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7月,河北省累计生产钢筋和线材分别为831.10万吨和1267.2万吨,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1.12%和20.51%。而河北省的螺纹钢和线材生产集中在中小钢铁企业,这将对后期的建筑钢材供给产生较大影响。

  而随着近期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逐步落实和力度的加大,限电、关停作为近期各省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措施,将直接影响到一些中小钢铁厂的产能释放,大型钢企由于自发电比例较高,同时地方政府有一定的支持,产量影响程度不大。而中小钢铁企业涉及的建筑钢材产能比例大,因此后期建筑钢材供给方面可能会出现短期缺口。

  9月份下游需求进入旺季,新的供需平衡关系即将呈现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钢铁行业PMI新订单指标和新出口订单指标环比迅速回升。8月份钢铁企业新订单指标大幅回升,较7月份上升18.8个百分点,达到55.5%;反映钢铁下游制造业需求有好转趋势。9月份起,随着我国主汛期和高温天气的逐渐结束,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将陆续展开室外施工,之前受汛期影响的地区基建工程建设会有所提速,加之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启动,下游制造企业也将迎来生产旺季;钢铁行业即将迎来“金九银十”传统性需求旺季,特别是灾后重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对钢铁需求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

  限电消息影响市场心态推动钢价迅速攀升

  受限电措施的实质性利好刺激,引发市场参与各方对后期资源供给减少的良好预期。9月6日正常工作日开盘,包括现货、电子盘和期货的三大市场钢铁价格迅速攀升。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截至9月6日,兰格钢铁综合价格指数达到173.3点,较9月3日上升4.9个百分点,长材和板材全国钢材综合平均价格上涨了154元(吨价,下同)。兰格钢铁电子交易市场高速线材主力合约GX101125以涨停板开盘,此后,涨停板未被打开,持续到交易结束,价格维持在涨停价位4460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150元。上期所螺纹钢主力1101合约收盘报4584元,涨幅达到4.8%,接近涨停,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210元。

  供给的预期减少和需求的预期上升是近期推动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动力。由于此次限电关停的时间将持续20天以上乃至二三个月,因此供应面对钢价走势的支撑周期较长。钢材价格上涨有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家节能减排调控政策造成的供给减少,在国家调控政策结束之后,行业将回归常态。由于目前钢材市场日益加强的金融属性,市场信息往往提前被消化,短期内利好因素被过度消化,透支市场后期上升空间,且目前铁矿石价格正处于回调整理当中,限电、关停措施的实施也将使钢铁企业进一步减少对铁矿石、焦炭等原料的需求,后期铁矿石和焦炭对钢价的支撑将可能减弱。根据兰格钢铁信息中心监测数据和市场调研显示,目前钢材社会库存仍维持在高位,急升的价格下终端用户可能不急于进场采购,而选择观望。后期须依据钢价的上升速度,及时对市场加以分析和研判,警惕钢价急拉后积聚的波动风险。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