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降价重现 楼市开展新一轮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 04:51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荆宝洁

  楼市乐观的表情背后隐藏着不安的情绪。前期房价上涨过快,交易量由上涨转为下跌,让市场人士开始担心短期内将会出现调整。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信贷政策的收紧。

  在《中国人居环境金牌住区评估标准及案例应用》首发仪式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向本报记者说出了担心:上一次房地产市场的拐点也出现于信贷政策的大幅度收紧,而且前几个月市场涨幅过大,今后几个月肯定无法呈现前几个月的涨势。经历了上一轮调整的开发商就犹如惊弓之鸟。

  而“打折楼盘”也重现楼市。和上一轮调整有些相似的是,打折的浪潮也是由深圳向北方蔓延。

  价格微调

  8月11日,深圳的富通御岭公馆开盘时毛坯房均价约6500元/平方米,8月23日售楼人员说仍有9.5-9.8折的优惠。另一些在售楼盘也新增了优惠活动,宝安中心区的金海华府近日推出了1.1万元/平方米的特价房,比之前便宜了2000元/平方米。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至7月,深圳市新房成交量逐月下降,深圳一龙头开发商高管表示,楼市成交量减少主要还是楼盘供应量减少导致的,但房价冲高,楼市确实面临调整压力。

  焦点房地产网8月份的数据统计,广州共有25个楼盘有不同程度的折扣优惠,主要集中在天河区、海珠区和白云区以及增城市,其中白云区的打折最多,有七个楼盘。海珠区有四个,天河区三个。而郊外的楼盘数增城和佛山打折最厉害,最低有8.8折的折扣优惠。

  近日,北京某准备上市的楼盘更是传出8折信息,该信息还未被市场证实,但一些楼盘已经展开9.5折攻势,这是几个月前不曾出现的局面。智地·钻河公馆一次性付款9.4折。数楼盘打出9.8折至9.5折不等的优惠,这些楼盘均价多在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

  据21世纪不动产等机构的统计数据,7月以来,主要城市住宅成交面积有所回落。其中,7月份,全国30个主要城市中,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上升的城市仅占一半左右,而总成交面积环比则下降约4%。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中仅上海的成交量环比上升。尤其作为全国楼市领先指标的广、深两地商品房成交量大幅回落,也引发资本市场对房地产市场前景的忧虑。

  进入8月份,成交量萎缩的状况更加明显。根据兴业证券对成交量的监测,8月,京、沪、深三地日均成交面积环比分别下滑17%、13%和31%。

  国海证券指出,7、8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环比持续下降,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均出现超过10%的明显萎缩。全国范围内的“价涨量缩”,可能成为楼市景气的拐点。在价格上涨的同时,由于成交量明显的萎缩,成交总金额出现下降。而重点城市的成交数据跟踪显示,成交量萎缩的范围开始扩大。

  观望气氛重现

  华润置地·红山世家策划部经理马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交易套数来说,7月份一手房的交易量是降低的,但不能说交易量真正下跌。事实上,成交量是环比上升1.6%,单套成交面积在上升。这意味着改善性需求、奢侈性需求更多。而说到二手房的成交,从面积和套数来说,套数上升很多,代表市场的成熟。但对于未来的房价走势,马赟也承认,目前,北京市场的房价确实到了一个历史高点,开发商和消费者最关心的是未来政策的变数有多大。

  二手房方面,21世纪不动产高级分析师孟奇告诉记者,北京近两个月月均2万套的二手房成交量达到了近两年的峰值,与此同时,二手房的交易价格仍旧逐月上涨。他担心,这种疯狂并不能够持续太久。21世纪不动产监测的数据显示,北京二手房成交均价达到每平方米17300元,环比增长5.7%。但该数据是21世纪不动产选取的楼盘样本所统计而来,比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统计数据偏高。孟奇认为官方数据不足以表现出目前二手房的涨势。如此大的交易量,也让研究机构开始追踪究竟是哪些人在买二手房?孟奇认为还是以投资性或者投机性需求为主,但他担心这种需求并不会持久。

  正是因为前期各地二手房市场的活跃,也让很多市场人士认为,目前一手房交易量的下降是因为供应不足,而非出现拐点。而九、十月份传统旺季,各地将会有大量楼盘上市,届时成交量有可能放大。

  北京嘉华四季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向东对本报记者表示,楼市正进入新的博弈期。郑向东和很多北京秋季房展的参展开发商有过接触,“从销售上来说,目前虽然一些项目热销,但一些楼盘销售压力还比较大。”

  他判断,由于政策的收紧,下半年的市场还会出现震荡式的调整。东方证券魏博持相似观点,他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通胀预期的存在,以及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充裕,房价还会上涨。但短期之内由于上涨过快,会出现调整。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