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方铁矿石谈判定价权四大筹码在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06:43  北京晨报

  中方四大筹码在握

  中国钢铁界对铁矿石定价权的渴望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与等待,今年将迎来一个空前的机遇,在强硬的矿商面前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谈判筹码。

  第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买家”。从2003年起,三大矿商最大的危险就是失去中国市场。这个砝码也是把“双刃剑”,在卖方市场,经常是“我为鱼肉”。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中国需求萎缩是不争的事实。但钢铁咨询机构MYSTEEL分析师徐向春提醒,三大矿业巨头构成的垄断势力非常庞大,只要三大矿商停产15%,就能把当前的供求关系扳为基本平衡。当然,如果三大矿商联合起来这么做,他们的代价也不菲,毕竟在澳洲解雇一个工人所付出的社会成本十分高昂。

  第二,海外找矿步伐加快。进入2009年,中国企业“抄底”海外矿业的收购大戏频频上演。其中,中铝195亿美元加注力拓更是引发全球矿业市场的大地震。

  第三,“昂贵的铁矿石”暴露了我国在大宗商品国际谈判中的短板,五年的学费是教训也是经验。据了解,为配合宝钢的谈判,中钢协已经组织了特别研究小组,由几大钢厂的相关负责人组成,密切追踪研究市场行情、变化,为谈判提供合理化对策、建议。

  第四,整顿铁矿石进口秩序。2月19日,中钢协通过了《钢铁行业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自律公约》,其核心就是未经授权不得多头谈判,以规避以往在谈判中出现的“内鬼”现象。

  关于结局的几种猜想

  长协矿下降四成左右

  对于2009年铁矿石价格,市场普遍认为降幅区间在30%至50%。欧洲钢企坚持铁矿石价格应回落至2005年的水平,即2009年铁矿石价格下降50%。日本新日铁则希望至少跌至2007/2008年的水平。

  还有一个参考,2月初,俄罗斯钢厂MMK与哈萨克斯坦生产商ENRC就2009年铁矿石价格达成了41%的降幅。

  欧日钢厂率先达成协议

  显然,中方为此次谈判做了充足的准备,如整顿铁矿石进口秩序、静待谈判时机、钢厂调价的配合等,但复杂多变的谈判背景还是让“中国价格”的出现有些艰难。

  其次,目前欧洲、日本钢厂处境比中国钢厂更加艰难,他们更有理由要求三巨头大幅降价。

  出现两个甚至3个价格

  由于年度谈判机制去年遭到破坏,2009年的谈判能否维持下来尚存变数,很可能出现一个“中国价格”。

  晨报记者 焦立坤 文并摄

  新闻链接

  中国铁矿石谈判历程

  五轮出征 五次抱憾 

  2004年,宝钢第一次代表中国钢企谈判,如同新日铁代表日本钢铁界一样。不过,新手上路的宝钢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依然是追随日本基准价;

  2005年,日方率先谈定涨价71.5%,宝钢尝试“中国价格”,最终失败;

  2006年,僵持到5月份,巴西淡水河谷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达成涨价19%的“首发价”,宝钢继续要求谈判,认为这个价格没有考虑中国因素,但近一个月的努力未果,再次无奈接受19%的涨幅;

  2007年,宝钢终于获得“首发价”,与淡水河谷达成涨价9.5%,遗憾的是未能遏制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势头;

  2008年,谈判机制遭遇颠覆。先是巴西淡水河谷与日韩钢厂及宝钢达成涨价71%的协议,但澳大利亚矿商拒绝这一价格,几个月后宝钢与力拓达成一致,出现第二个价格,块矿大涨96.5%。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2009年铁矿石谈判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