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召回之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8日 23:35  《小康·财智》

  汽车召回制度在中国实施四年来,54家国内外企业共有184万辆缺陷汽车被召回,这极大地维护了广大车主的利益。与此同时,专家指出,检测难等汽车召回的阻碍因素亟待改观。

  文|《小康·财智》记者 范颖华

  继2006年出现被消费者投诉“一把奥迪车钥匙可以同时打开两辆奥迪车”之后,奥迪再次遭遇“汽车安全门”事件。

  奥迪回避召回

  2008年年底,拥有一辆奥迪车的鲁先生由于车辆的车锁失灵,导致车内的笔记本电脑和现金全部丢失。据鲁先生介绍,由于车身没有任何撬动的痕迹,报警后才发现原来和车锁失灵有关。

  向别人提及此事后,却发现了更为蹊跷的事情:按住一辆奥迪轿车的遥控器,另一辆车的遥控器就无法使用。鲁先生认为,奥迪车的遥控器系统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一汽奥迪的相关负责人士向《小康·财智》记者解释,通过媒体了解到某奥迪用户笔记本电脑丢失,奥迪对用户的损失深表遗憾。“由于此前没有接到过类似的用户投诉,公司对此事高度重视,并组织对此现象的原因进行了仔细调查。”

  在采访中,一汽奥迪称,至于遥控器问题,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这是由于同频率无线电设备之间的信号干扰而导致。由于汽车遥控钥匙信号也是采用无线电传输,所以如果两把同频率遥控钥匙在近距离内恰好在同一时刻被同步操作,就可能出现这种相互干扰影响信号传输的情况。

  针对此事,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的评论则更为直接:“出现车锁瑕疵,说明奥迪车在这一方面存在问题,而且车锁失灵已经算是安全隐患,奥迪在国内的保有量和密集程度很高,应当召回。”

  而对于消费者和专家要求召回的说法,奥迪公司负责人则没有给予正面回答。仅仅是坦承,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2008年5月30日曾向全国范围内召回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奥迪A4、A6/A6L轿车,共计178731辆。召回原因是由于发动机点火线圈生产上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导致点火线圈温度升高,造成损坏。并表示,“该次召回是奥迪出于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户利益的考虑进行的一次主动召回。”

  事实上,奥迪召回车辆的数字远不止如此。根据《小康·财智》从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获取的数据,除了该次召回的国产奥迪A4、A6/A6L轿车共计178731辆之外,2008年5月30日一汽大众公司还决定召回自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期间生产的进口奥迪A6 quattro,allroad汽车,在中国涉及车辆共642辆,召回的原因是油箱通风阀中塑料材料的老化,会导致汽油泄漏,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行李箱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2007年12月6日,一汽大众公司还决定自该日起,召回部分进口奥迪Q7汽车(德国奥迪公司在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期间生产的2007款、2008款)在中国相关涉及车辆约为4076辆。

  作为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指定唯一的汽车质量与服务跟踪网站,车人网( www.che310.com ) 向《小康·财智》提供了“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分析报告”。

  根据该报告,2008年前三季度,共收到用户投诉4935例,其中有效投诉为4520例。涉及企业包括:一汽大众、上海大众、 东风雪铁龙、上汽通用五菱、上海通用、长安福特、上海汽车、广州本田、天津一汽、一汽丰田、广州丰田、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几十家国内汽车生产企业。

  统计显示,投诉中,汽车产品重要零部件质量问题和服务质量问题仍占绝大多数,用户对安全性的关注明显增加。

  在汽车用户的投诉要求构成中,换车、退车的比率有所提高,其中,购买半年的新车重要部件出现质量问题,是引发换车、退车的根本原因。其中,提出退车、或者召回的用户分别占到了近10%与5%。

  四年召回184万辆

  有统计数据显示,一种车型的召回能减少此车型事故总数的20%。

  专家指出,对于汽车这样一种结构复杂的特殊商品来说,哪怕很小的一点瑕疵,都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比如长安铃木奥拓的召回只是因为螺丝松了,听起来似乎无关紧要,但在极端情况下却有可能引起爆炸;北京现代的召回理由更简单,只因为部分伊兰特和索纳塔的点火开关内部零件尺寸不符,然而这可能导致启动时点火开关非正常工作,烧毁启动电机。

  在消费者的呼声之下,2004年10月1日,历经几番修改和征求意见,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

  《小康·财智》记者在采访中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截至2008年年底,54家国内外企业总计召回缺陷汽车184万余辆,涉及174种车型,召回次数达150次。

  据统计,目前实施主动召回缺陷汽车的厂家共50家,约占汽车总生产厂家的61%。

  其中,2004年6月,一汽轿车马自达6召回38000辆轿车是中国汽车召回管理规定发布后的第一起汽车主动召回案例;2007年3月,广本雅阁实施召回42万余辆,是中国召回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召回活动;而从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境内共召回19次,召回总数量为38657辆,其次数为中国境内召回最多的厂家。

  经过4年的“磨合期”,如今消费者对于召回的态度也由过去的一知半解变成了支持拥护。有调查显示:93.4%的消费者认为实施汽车召回制度很有必要;当汽车处于召回范围内时,73.5%的消费者对此表示理解,并加强了对该品牌的信心,只有18.9%的消费者因此而降低对该品牌的信心。

  据统计,自从国家质检总局开通投诉呼叫中心以来,共计收到各类投诉8596余起;另外,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还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合作开展伤害监测模式研究,目前已收集产品伤害监测记录近5万条。

  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一支500名缺陷汽车召回专家组成的队伍,还批准了一批检测机构承担缺陷汽车产品的检测。目前,已组织缺陷调查90余次,启用召回专家300余人次。仅2008年度就开展缺陷汽车调查20余次,直接促成汽车召回10次,涉及车辆数量达30.7万辆。

  与此同时,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通过电话、网站及各地质监部门提供的相关汽车投诉信息也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关于汽车质量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