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投资者
2003年中科智的净利润只有1亿左右,但成立如此多家分支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压力骤然增大,而在张锴雍看来,外资则是最佳选择。如果说之前兰德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和美洲投资银行的入股还只是图个合资公司的虚名,那么亚洲开发银行的入股带给中科智的则是脱胎换骨式的转变。
2004年4月,中科智和亚洲开发银行开始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亚洲开发银行希望在中国投资担保行业,并与中国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合作,共同按照标准选定了6家公司。经过与6家公司管理层的接触后,中科智最终胜出,以出让5.8%的股份获得了亚行1000万美元入资。当时亚行私营业务部首席融资官威廉姆曾表示投资于中科智“主要是因为张先生的远见、其专业知识、价值观,还有对客户关系的理解。”
借助此,张锴雍一跃进入了国际资本的眼中,其野心也进一步膨胀,开始酝酿新的海外融资平台。2005年5月25日,张锴雍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名为China Orienwise Limited(下称维尔京中科智)的离岸公司。在这个平台上,中科智进一步推进了第三轮融资。
2005年10月,旁观了亚行的全部入股过程一年后,花旗集团旗下的花旗创投决定出资2500万美元购入中科智新股14.1%的股权,并参与公司的治理结构、风险控制等管理。这又给中科智带来了一次质的提升—通过资本金快速扩大和区域扩张,中科智已经成为中国担保行业当仁不让的第一品牌。
没有任何意外,在名声如此响亮的投资者的带动下,接下来的投资者凯雷几乎是以百米冲刺速度完成了入股。从2005年12月开始接触,到2006年3月在广州签约,凯雷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包括全部尽职调查在内的所有工作,以2500万美元购入中科智担保集团13%的新股。
此时,已完成四次大规模融资的中科智决定走向公开市场。2006年11月,在摩根士丹利的安排下,张锴雍利用维尔京中科智向国际投资者公开发行了高达1亿美元的5年期公司债,其年息高达10.5%并附赠期权。同时,维尔京中科智的债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交易,并需要定期向交易所提交财报。但彼时的张不曾想到,正是这次发债使得日后中科智背后的隐秘事件逐渐曝光。
事实上,发债之后的中科智已经是大把现金在握,但张锴雍对外攫取资金的胃口却越来越大。2007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旗下的GE金融宣布对中科智新注资5000万美元,与此同时,亚行、花旗创投、凯雷也分别再次增资中科智。
“我认识张董事长已经3年。虽然这个项目从正式洽谈到达成合作的时间很短,但之前接触了解的时间非常长。”GE金融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顾宝芳曾经这样评价与张锴雍的合作。而至此,中科智已经获得超过2.23亿美金的海外资本。但让这些海外投资者们没有想到的是,其力图分享中国中小企业增长的梦想却在不久后,便在中科智身上碰得粉碎。
据广东担保业知情人士透露,中科智与外资方的矛盾从去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了,起初是因为外方股东发现张锴雍挪用了公司资金,并进入了当初各方明确规定不能进入的领域,而当外方股东要求张对资金去向做出明确解释时,双方的矛盾便愈演愈烈。
巨额亏损之谜
尽管直到今日,外方股东与中科智反目的详细过程仍然不为人所知,但从披露的信息和中科智的发展历程上看,外资对中科智失去信任主要源于财务问题。
实际上,在连续拿到新的投资后,中科智的主营业务已经开始悄然转型。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的一位人士认为,至迟从2008年初开始,中科智的主营业务便已经转向投行中介业务方面。张锴雍的目标是以外资入股的中科智担保集团打造准商业银行的债务融资平台,以其个人家族控股的中科智控股集团打造准投资银行的股权融资平台。
在中科智担保的收入构成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委托贷款担保和银行贷款担保。前者是指企业贷款到期时先由担保公司垫付还给银行,银行履行完新手续后重新贷给企业新贷款,企业再把资金还给担保公司。后者则是利用自身的信誉为企业或个人向银行提出的贷款申请提供担保并收取担保费,但需要向银行抵押保证金。
事实上,与中科智高速发展相匹配的是极大的风险和并不丰厚的担保费收入。通常情况下,只有难以从银行直接获得贷款的这部分客户才会寻求担保的帮助,因此担保所做的业务都是风险度较高或抵押不足的资产,很多反担保物的产权不清,代偿后实际难以追偿抵债,而委托贷款的风险则更高。一旦出现问题,担保公司之前的业绩很可能前功尽弃。
在经济繁荣的背景下,企业的运作状况普遍良好,资金回笼有保证,担保这种模式的风险相对较小。然而当经济状况下滑时,担保公司的资金链条便很容易因坏账上升而绷紧。
在2008年10月底维尔京中科智发布的中报中,公司上半年亏损高达11.75亿元,主要原因是为其153亿元的担保余额提取了14亿元的损失拨备(2007年拨备额为1644万元)。其中包括为其余额为17.2亿元的委托贷款担保拨备9.47亿元和为其余额为136亿元的银行贷款担保拨备4.57亿元—换句话说,就是中科智委托贷款担保的坏账率高达一半以上。
钱究竟去了哪里?张锴雍的解释是:“中科智把钱给客户以后,客户还给银行,但银行不再给客户续贷了,客户也没有钱还中科智,风险就发生了。”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张锴雍一直在注册很多公司或是买来现成壳公司,然后将这些公司作为担保公司的委托贷款担保客户,从中挪用资金。这些体现在账面上,便是委托担保业务贷出去的资金有去无回。
而据接近中科智的担保界人士估计,这些钱很可能被张锴雍用于其它投资。一年多前,中科智曾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购买了平安股票。2007年2月12日,平安集团回归A股市场,中科智获得2000万股的战略配售额度。但在随后的资金支付上,张锴雍只拿得出4.7亿人民币,以平安每股33.8元的价格只能购买1400万股,其余600万股额度作废。该笔资金来自中外合资中科智担保集团公司,但是股票的持有人却是深圳中科智控股集团公司。1400万股,加上各种公关费用和佣金,成本大致在5亿元。但是作为战略配售,股票的限售期为一年,解禁期为2008年3月1日。
因为这笔资金的挪用,中科智担保各家公司资金严重短缺。为筹集资金,张锴雍要求各级部门尽可能对外融资,并给予重奖。中科智控股的两位副总,先后游说多家银行,后来和中国民生银行总行投行部达成交易,将1400万股平安股票,抵押给该行,以11%左右的利率获得4亿元贷款,这样钱又回到了中科智担保公司的账上。但当时,外资委派的首席财务官薛启谦(HENRY)并未就此提出任何异议。
之后平安股票上市后一路暴涨,然而好景不长,2007年10月中国股市开始狂泻,平安从149元的高位迅速下滑,而张锴雍也如同坐上过山车。到了2008年3月1日解禁期一到,张锴雍立即授意负责投行部的周迎旭密集出货。扣去所有的费用,中科智在平安股票上基本不赔不赚。
然而并非所有的投资都如平安般有惊无险。据业内人士分析,去年发生在福建中科智的“来雅事件”绝非偶然。在这一事件中,福建中科智原总经理郭俊涉嫌与当地来雅集团共谋,伪造贷款文件,滥用公司公章违法向第三方贷款提供担保,骗取银行贷款。而在生存境况日益严峻的经济环境中,此类事件未必会是少数。事实上,外资对中科智的管理,长期以来多停留在财务数据等表面现象的观察,真正深入到具体业务、具体实案中去的情况并不多,随着中资银行从去年开始信贷紧缩,中科智原来可以维持并运作下去的资金链开始出现断裂,并最终形成了巨大的财务亏损,导致外资股东集体对其失去信任。
不过,在中科智执行总裁魏勇看来,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并非想象得那么大。153亿的贷款余额,其中接近40亿是个人贷款担保,其是信用程度很高,是很有保障的一部分。另外接近20亿的合同履约担保,风险也非常低。实际上,与银行的贷款担保余额只有不到90亿,而这部分风险是中科智和银行共同承担的。
但是,随着中科智近年的超速发展,其在银行的担保贷款已多数都没有抵押。早在2003年,张锴雍在与专家探讨民华银行的成立时就曾说中科智在银行的保证金已经降低到零。即便是现在,按照中科智对外披露的信息,其在银行的保证金为8%左右,以其130多亿元担保余额估计,这笔保证金在10亿元左右。虽然从9月份,中科智问题开始暴露后,多家银行已经停止接受中科智的贷款担保,但如果中科智真的倒下,银行也很难独善其身。
实际上,这也是张锴雍能够取得同外资初步和解意向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在外资重启与中科智的谈判之时,外方股东曾提出两个前提:一是债转股;二是和深圳市政府见面。而为了保证金融稳定,由深圳市政府牵头,深圳银监局、金融办、贸工局、总商会各有关部门联合成立的金融危机处理小组以“化解金融风险,扶助中科智”为题,前后召开了三次协调会。
幸运的是,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也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于中科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张锴雍表示,如今的环境,使得中科智出现U型反转的可能性在逐渐加大,“而这个底部,我估计大约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如果乐观点估计,大概2009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我们有望走出谷底,重新恢复生机。”但对于外资股东来说,事情恐怕远没有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