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土品牌保卫战:朱新礼卖得了汇源吗(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2日 16:00  《法人》

  民族品牌和民族感情是一道坎

  失去汇源的中国果汁产业,将何去何从?面对外资“狼来了”的困境,国内果汁企业对汇源收购案反应强烈,甚至表示欲募集资金争购汇源

  文 本刊记者 吕斌 吕冰心

  自从可口可乐欲收购汇源的消息传出,对于朱新礼和汇源的指责就从未停止过。2008年9月12日,和君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上海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强烈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全力支持同行业企业联合行动,并发表五点观点和倡议。

  和君创业方面表示,将联合更多民营企业全力抵抗可口可乐的并购,并称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参与收购,甚至不排除采用以私募基金方式汇集180亿元甚至更多资金竞购汇源果汁。

  “我们首先是坚决反对的。”和君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汤浩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汇源作为地方政府大力扶持、消费者如此认可的一个本土品牌,在这种时候,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也有能力承担保护民族品牌、提升民族产业的社会责任。

  汤浩表示,他们从20年前就有这样一个民族品牌的情节,而且他的客户有很多民营企业家,所以从情感上和他的立场上来讲,始终是代表民族产业和民族品牌的利益的。尽管在商言商,朱新礼出售汇源的行为可能无可厚非。但是他认为对于中国民族产业来说,汇源还是有能力承担这个责任的。

  “民族品牌归根结底其实是一个国家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只有拥有了品牌才能拿到附加值,才能获得更高的产业升级的机会。正如可口可乐自己说过的,就算他们的所有工厂在一夜之间全部付之一炬,只要他的品牌还在,他们就能凭这个品牌在三个月内重新崛起。”汤浩认为,可口可乐这样的跨国公司从很早就知道品牌的重要性,但是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民族品牌意识还需要提升。

  按照汇源方面的公开解释,之所以出售就是因为可口可乐出的价钱高,所谓价高者得,朱新礼也曾对外界如此表示。但这种一卖了之的做法将为汇源品牌和整个果汁产业带来什么后果?这是很多业内人士所关心的。

  在果汁这个新兴领域,竞争远远比传统碳酸业务更加激烈。而无论是碳酸饮料还是非碳酸饮料,一个不可忽略的共性在于:占据前三位的几乎都是跨国巨头,而且,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目前国内有关饮料业的各排行榜中频频出现的身影,主要即为四家:可口可乐、百事、康师傅和统一。

  如今,作为国内品牌中唯一能在产业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的汇源要失守,业内人士肯定难以接受。另一个角度讲,汇源失守后,其他规模更小的企业该如何应对“狼来了”的困境?

  不难想象,如果此次收购得以完成,中国果汁产业将面临巨变:可口可乐凭借庞大的资金实力以及收编麾下的汇源果汁品牌和渠道,很可能在今后的果汁市场上一统江山,再无出其右者。

  可口可乐就是为了利用汇源的渠道资源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所以现在这170多个亿的购买价,他认为实际上是两块价值,一个是企业的资产价值,另一块就是垄断价值。可口可乐利用这些资产完成并购后,可能迅速获得中国市场,因为他自己的果汁品牌拼不过中国品牌。

    相关专题:

    可口可乐全资收购汇源果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