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2009年1月13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08年是近年来上海经济发展十分困难的一年。去年9月份以后,上海经济增速大幅度回落,财政收入、工业生产、外贸出口等一些重要指标同时出现负增长,就业压力加大,社会矛盾凸显,这是多年来所没有的。”
面对这样的困难,上海市政府“保守”地把明年的GDP目标定在了增长9%。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份,市长韩正在一次市府会议上就曾坦言,“今年后两个月和明年,特别是明年上半年,上海将遇到非常严峻的考验。”
那么,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在此次全球金融海啸下引发的经济危机中,究竟影响几何呢?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别采访了上海市政府几大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士,上海市财税局、商务委、经信委等部门官员,分别就了解到的情况解读了当前上海所遭遇到的困难。
财政收入同比增幅“骤降六成”
2008年12月30日,上海市政府举行了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坦言,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肯定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现状,只是总体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速也会相应放缓。
一天之后,上海市财税局向外公告了2008年上海财政收入情况。据上海财税部门统计,2008年全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为2382.3亿元,同比仅增长13.3%。而2007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02.63亿元,同比增长31.38%。
这意味着仅仅一年时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已经从同比增长31.38%,下滑到了同比增长13.3%,增幅“骤降近六成”。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财税局(地方税务局)计划统计处有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2008年下半年以来,上海财政收入增幅逐月缩减。除了10月由于企业所得税缴费方式的原因有所回升之外,11月份出现了负增长。”
该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股市低迷导致企业投资性收入减少。与此同时,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企业收益也明显下降。其中,房地产、金融两大产业是影响税收锐减的重要原因,2007年两大行业税源占财政收入近四分之一,而今年出现了负增长,这导致了上海财政收入同比增幅“骤降六成”。
而对于明年的税收情况,上海的财税部门也并不乐观,该官员认为,经济要回暖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而伴随着减税、个人所得税起征额度可能上调等不确定因素,上海明年的税收形势同样不容乐观。
在上海“两会”期间,韩正市长预计,上海今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仅增长6%,增幅会进一步回落。
企业“出现亏损” 外贸呈“负增长”
同是在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经济运行处官相关负责人《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去年10月份之后,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滑趋势较为明显,11月份负增长0.7%,12月份的工业增加值估计会进一步出现负增长。目前,上海经济出现了中小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影响到大企业经营业绩下滑,而大企业经营情况下行又进一步影响到中小企业经营情况下行的局面。”
该负责人表示:“到去年11月份,上海规模企业亏损面在28%左右。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石化行业的一些产品跌幅达到50%,甚至有的达到90%,成为企业亏损的重灾区。此外,发电企业也同样由于政策性因素出现亏损20亿元左右。而这两个行业的亏损占到了整个企业亏损情况的一半左右。”
上海商务委外贸规划运行处有关负责人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去年上海外贸形势并不乐观,下半年更为严峻,11月份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预计12月份也可能也会出现负增长。”
他表示:“上海出口产品中集成电路、微电子组件等电子产品冲击最为明显,机电产品冲击比较大,而这又是上海出口的重头。目前,正在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稳定对外贸易增长,帮助企业融资,减少行政性的收费,为企业通关、检验检疫提供便利。”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李新,从去年12月份开始对长宁、松江和金山三区的经济情况进行了调研。在今年上海“两会”上,他把调研的结果写成了提案。
据他了解,有些企业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开工率不足50%,少量小型企业破产倒闭,这种严重困难企业约占13%。经营比较困难的企业主要是房地产、汽车及其配件、外向型商贸、电子信息企业等,约占28%
事实上,企业经营困难和外贸形势如果不见好转,这将进一步影响到上海的就业形势。据近日发布的《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发展白皮书》预计今年2月至7月将上海人才市场将出现紧缩,相关企业会有明显裁员趋势。
寻找上海经济新的增长点
事实上,由于上海经济外向度较高,目前经济形势的严峻程度已经超过兄弟省市。而当前,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上海市政府也积极展开了研究和实施应对措施,力图为上海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
然而,在转型过程中上海同样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今年1月,韩正市长曾在一次座谈会上表示:“我们谁都知道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四个中心,以服务业为主导,创新为驱动。但这是远期目标,如何实现很难,如何将中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很难;只考虑眼前利益,我们会犯历史性错误。”
记者在上海“两会”采访期间,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把上海未来的成长寄希望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上。
金融、航运谁将领跑上海经济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建设受到代表、委员和民主党派的瞩目。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在其提交的提案中就表示,应该加快上海金融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等)和相关金融资源整合步伐,简化行政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将金融“保增长”措施落到实处,活跃创新行为。与此同时,应该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包括政策法规、船舶服务、金融服务、加工服务等多方面。
记者从多个政府部门获悉,上海的金融、航运创新将采取“上有政策,下有条例”方式逐步完善。所谓“上有政策”即是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起草《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暂定名)。据悉,其中就将涉及上海先行先试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焦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