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开打油价战 专家建议设最低限价 (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4日 10:42  中国经济时报

  中石化北京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中石油北京降价他们事先并不知情,现在公司正密切关注。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石油问题专家赵宏图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出于稳定市场的考虑,北京的加油站近期倒不一定会像上海市场那样轮番降价,更有可能的是借新春之机搞变相降价,比如进行各种名目的促销活动。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调查发现,位于北京海淀区农业大学附近的一家合资加油站近日推出加油送礼包活动,北清路中石化加油站则是加油20升送一张洗车券。据媒体报道,春节前后这种促销活动在其他省市也非常普遍,许多没有明码降价的加油站都开展了免费洗车、办卡送积分等变相降价促销活动。

  国内外突围为清库?

  对于成品油零售价降价的原因,业内多数人士认为,一是市场供过于求,二是各加油站为了完成业绩。上述中石化北京公司那位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些推断,他向记者分析,成品油市场降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消化库存,再一个是有降价空间。

  目前全球经济正受金融危机拖累,石油石化终端市场急剧萎缩,中石油、中石化两巨头存在“憋库”问题。2009年,成品油消费税从生产环节征收后,每吨柴油要缴税1000元左右、汽油要缴1300元左右,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负担。“现在许多油企都试图以优惠价格快进快出,尽量保持低库存。”赵宏图说。

  如果不快速化解高库存的瓶颈,产业链下游流通环节的压力就会传导到中游炼油环节,进而传导到上游的开采环节。据媒体报道,已有部分国内炼油厂开始限产。

  此外,近期批发价格下跌导致批零价差增大,也为降低油价带来了空间。据了解,1月5日,广州市93号国III的成品油批发价格由每吨6600元—6650元跌至6300元—6500元,最大跌幅高达350元。

  中国能源网首席执行官韩晓平也认为,油价还应再降。据他分析,现行国际油价水平基本相当于2003年初的水平,当时中国的油价在每升3.2元左右,估计目前的油价还有0.5元—1元的降价空间。

  近期,广东省等沿海地区的走私油现象严重,当地市场已是供大于求,这也是逼使两巨头降价促销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国际成品油批发价格在3000元/吨左右,中石油、中石化向社会加油站批发的油品价格在4400元—5000元/吨,国内外油价的差距,遂使走私成品油开始猖獗。“现在国际油价低位徘徊,两巨头不但不能享受低油价的利益,反倒面临走私油的挤压。所以促销腾库就成为首选。”王震说,当国际油价从147美元跌到目前40美元左右时,无疑对其在国际油价高位时购进的库存产生了较大的压力,降价促销腾库不但可以释放这种成本压力,还可以从当前国际市场买进低价油,增加资金周转。

  由于国内市场疲软,中石化、中石油还准备恢复自2008年6月份已停止的成品油出口行为,通过大量出口来消化库存压力。预计今年元月份国内炼油厂将至少有32万吨汽柴油出口,比2008年月度平均出口水平增加10万吨以上。

  民营加油站很受伤

  其实,在价格大战中,两巨头财大气粗,价格战很难伤其皮毛,最受伤的是势单力薄的民营加油站。浙江省杭州市祥符路民营加油站经理朱阿春在电话中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浙江人的性格很实际,低一分钱都很管用。我们如果不跟进降价,连一些老客户都保不住了。”朱阿春说,民营加油站在两个巨头的夹缝中非常被动,无论是品牌优势,还是进货渠道,都很难跟两大集团抗衡。面对两巨头打起的降价“车轮战”,民营加油站只能跟着跑。“按照目前这个趋势,如果再降下去,我们就可能批零倒挂了。”朱阿春告诉记者。

  “因为民营和外资加油站没有规模和品牌效应,也就没有分量,在成品油市场竞争大门尚未打开的情况下,如果要想把价格战打成真的,还需要政策对第三方竞争势力进行适当扶持,以利于其成长和发展壮大。”赵宏图告诉记者。

  为此,有专家建议国家设立降价底线。“新机制只规定汽、柴油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没有规定成品油零售价的下限,设置最高限价可以在市场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防止垄断性高价的产生,与此同时也可以考虑设置最低限价,保障国内油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防止供大于求情况下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尤其是防止民营企业成为牺牲品。”北京大学经管学院能源专家杜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为防止出现阶段性的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市场乱象,国家规定一个油价下限也是有必要的。“一些发达国家如加拿大的某些省份也是对成品油市场采取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且调价频率较快,正常情况下每两周调整一次,特殊情况下即时调整,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国内油品市场的稳定和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