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营钢企有望换牌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 15:23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贾林男

   “过去大家都说自己好的不得了,现在80%的企业都亏钱,如果你还能挣钱,我就说你是真好。如果不挣钱了,起码你自己要知道自己不好。”日前,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梁信军在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的一个活动上对记者表示。

  诚如梁信军所言,如果说过去6年诞生了太多赚钱的钢铁企业,从2009年起,将检验谁才是“真正好的钢铁企业”。

  调整“不是几个月的问题”

  梁信军对钢铁行业中长期发展依旧看好。他认为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过去30年中国钢材需求一直是GDP增幅加两个百分点左右,今后30年还会是这样,这一点不会变。“过去觉得这个行业好的不得了,今年又觉得这个行业坏的不得了,这两种观点都不能要。”

  但从短期看,这轮“冬天”可不是北京的冬天,算的上南极的冬天。梁信军分析,11月汽车销量降35%,矿山、造船、装备等几个关乎钢铁工业运行脉搏的行业,11月起也开始降速明显,整个机电的出口明年3月底预计是个谷底,上述对2009年钢铁企业影响是不可回避的。而利好的行业,如农村住房建设和基建——占钢铁总需求的12%左右。但客观分析,4万亿投资是有“水分”的,真正增加多少呢?他估算每年对中央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真正的增量是6800-8400亿,“这点脑子要清醒”。同时,钢企本身的新建、在建项目也基本要停掉。

  “短期看不乐观,这不是几个月的问题”,梁信军说:“我个人判断还需要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理由如下:

  有一组数据,目前全球基础货币投放50万亿美元左右,全球范围形成的金融资产157万亿美元,全球范围目前已经亏掉的金融资产是5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2倍。

  中国的GDP总盘子是25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亏了30万亿,得几年能缓过这个劲儿?

  此外,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全球范围经济运行模式的重构,也预示着企业运营模式面临改变。改变什么呢?主要要改变的模式是欧美的高负债高消费的市场需求模式,东亚地区的低资源价格、低生产成本的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要彻底的调整,这个调整对双方都是很痛苦的,对全球也是很痛苦的。自然,运营模式的改变也是需要时间的,比如企业战略从钢厂转型到造船,这就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反思真实竞争力从钢铁企业的角度讲,梁信军在这次危机中反思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构建多元化,面向多个行业需求的产品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多元化不是简单地说你有棒线材,有板材,关键在于你产品的行业适应性和行业布局。“经历了今年的大悲,明年预计还是很悲,在悲剧开始时记忆犹新的时候思考哪些决策是错的,哪些决策是对的,以放眼今后的决策。”其二,持续降低成本。以往行业好的时候,持续降低成本是为了盈利的空间;在行业危机的时候,可就是赢得了活命的机会。复星控股的南钢去年八九月份分六个月计提,12月微亏,而别家企业可能亏损了好几个月了。

  其三,整个行业健康运转游戏规则。就是说上游、下游都要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当上游成本上升压倒下游的盈利空间时,游戏是玩不下去的,下游也是如此。所以要改善上下游的关系,建立利益分享的合理供求合作关系,抓紧产业链布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