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龙汽车的十字路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2日 20:18  《第一财经周刊》

  要么撤出双龙,要么一鼓作气降服强硬的工会,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上汽集团在韩国的博弈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文|CBN记者 宁华

  韩国的双龙汽车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这家公司成熟的柴油动力技术以及SUV车型制造能力令人垂涎,但其强大的工会也足够让所有人皱起眉头。

  如今,上汽的跨国经营雄心还必须面对另一重考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双龙汽车业绩大幅下滑,2008年11月份仅销售3835辆,同比下降62.6%。据韩国媒体报道,双龙汽车于2008年12月19日发送通知书指出:“仅今年一年的业绩逆差就会达到1000亿韩元以上(约5.7亿人民币),12月份的运营资金完全枯竭,无法支付职员的工资。”

  在过去的4年中,双龙的大股东中国上汽集团曾经用增持股份的举动来表达其长期投入的决心,不过这份诚意还是无法将这家公司驯服。现在,随着坏消息以及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质疑不断涌现,双龙汽车江河日下,更像个无底洞,上汽集团还要继续撑下去吗?

  上汽集团于2004年10月以5870亿韩元(约34.2亿人民币)收购双龙汽车48.9%的股份(目前为51.3%),成为双龙汽车的第一大股东。上汽由此一度被“中国汽车企业首例海外收购”的耀眼光环所笼罩。

  但文化冲突和内部争斗使这家中国本土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发现,借韩国双龙实施其“全球化经营”战略并不容易:先是双龙汽车工会罢工抵制收购,然后又多次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及福利。

  上汽集团冀望通过控股双龙汽车获得其品牌知名度和制造技术,以找到通往全球市场的捷径。市场也预期上汽在中国的低成本优势与双龙品牌、技术相结合将发挥较好的协同效应,提高双龙汽车的效率。

  在此项交易前,上汽集团一直以强势而著称。这一点在其与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分别成立合资公司(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的过程中,以及后来收购英国罗孚品牌以及对南京汽车的整合中都得以体现。

  在收购完成之后,双龙汽车公司社长的职位仍由原社长韩国人苏镇琯担任,苏之后该社长职位的继任者崔馨铎也是韩国人。上汽集团派员担任了公司代表理事、副社长职务。

  不过,文化冲突与对抗并未消除。双龙公司工会打出“阻止技术流失,履行投资承诺,粉碎重组计划,争取全员雇佣”的旗号,指责上汽没有在韩国长期投资的诚意,并发动了多次示威和罢工。

  上汽集团有关人士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上汽正式接手后,双龙汽车的经营状况逐步好转,2006年营业利润扭亏为盈,这比几年前被通用汽车收购的亏损的韩国大宇还提早盈利一年。

  但上汽集团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当时每股1万韩元的收购价比起来,目前双龙汽车股价不足900韩元,仅因股价下跌就导致上汽集团资产缩水5000亿韩元(约为26.2亿元人民币)。

  为应对危机,双龙汽车在此之前拟定进行内部重组,将国内营业本部、海外营业本部、服务本部合并成一个部门,还将10个负责韩国国内销售业务的营业本部减少到5个,同时决定取消在韩国市场推出中型轿车的计划。

  该重组计划遭到了双龙汽车工会的强烈反对。2008年12月16日,双龙汽车工会在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前举行示威,要求中方管理团队撤出。第二天,工会又在韩国平泽工厂以外泄核心技术为由扣留了中方管理人员。

  上汽有关人士表示,扣人事件目前正在按照韩国的法律解决,并不存在核心技术外泄的事实,双龙公司工会已多次以此借题发挥。早在2006年,韩国检方曾针对双龙汽车是否涉嫌向上汽输出核心技术展开调查,但最后法院方面做出了“无技术流出嫌疑”的判定结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