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脉万里行•石油2008”特别报道③
还没到哈密,就听说到巴里坤路远道险。12月9日,记者所在的“国脉万里行·石油2008”新闻行动第一小组早早起程,沿东偏北方向直奔巴里坤。
巴里坤全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系蒙古语“巴尔库勒”的谐音,意为“虎前爪”,以地势险要得名。
当地地方志说,早在汉唐时期,巴里坤就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重镇,悠悠驼铃声不绝于耳。即便到了清末民初,这里仍有骆驼1万多峰,人称“万驼城”。
响彻千年的驼铃,如今已难寻觅。宽阔的柏油马路代替了昔日的小道。虽然搭乘性能卓越的“沙漠王”越野车,300公里的道路还是花去了记者一行5个小时的时间。
同行的记者苏稻香来自广东,穿越天山时,被茫茫雪海感动,赶忙拍照留影,说“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雪景”。然而,这壮观的雪景在当地农牧民和石油人眼里并不浪漫。
来自油田的司机师傅告诉记者,暴风雪往往会中断交通,围困车辆和牧民。2008年3月12日,在天山上勘测输油管道路线的14名石油人就被风雪围困在天山庙,后经油田和当地牧民多方营救才幸免于难。
50年前,22岁的杨拯陆在勘查巴里坤三塘湖盆地时,因遭遇暴风雪而长眠于此。杨拯陆是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女儿。
在三塘湖采油厂牛圈湖联合站门前,记者看到了杨拯陆铜像,身挎地质包,左手拿图纸,右手紧握地质锤,永远保持着昂首阔步的青春形象。三塘湖采油厂党委副书记杜安全说,2008年11月28日落成的杨拯陆铜像已被集团公司命名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能够告慰杨拯陆等老一代石油人的是,50年来石油人在三塘湖的勘探没有停歇。如今,在这里已建成日产原油1000多吨的油田。
几十年过去了,三塘湖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戈壁大漠,修建中的柏油马路正在延伸,采油厂新建的宿舍楼替代了以往的铁皮房,房间内网络、电视一应俱全。
但三塘湖的恶劣气候却无法改变。这里最低气温零下43.6摄氏度,滴水成冰,生产管线极易出现冻堵。每次发生冻堵,石油人都抢险在现场,保障了油田安全平稳生产。
在牛东工区的一间野营房里,记者看到一块钢化玻璃被打破,呈现连片晶体状。房间主人是48岁的采油工吕振荣。他淡淡地说,这是几天前晚上刮风,飞起来的石子“像子弹似的”打破了玻璃。见记者吃惊的样子,吕振荣说,这还不算啥,在吐哈油田,大风曾经刮倒两座数十吨重的抽油机。
吕振荣负责16口井的巡检,既是采油工又是驾驶员,每天驾驶自己的小越野车巡井,早晚各一次,往返有30多公里,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超过两个小时。
在三塘湖,寂寞是最大的艰辛。有人说是“气候干燥,生活枯燥,心情烦躁”。三塘湖远离吐哈油田生活基地,在这里工作的员工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每上30天班,回家休20天假。
吕振荣曾在戈壁滩上捡了一块风砾石,拳头大小,蓝黑色,棱角分明。他把石头放在靠窗的小桌上,小桌紧挨着床。他说平日闲下来时,喜欢把石头握在手里玩。记者看到,这块长相普通的石头,表面已有些光滑圆润。
随行的杜安全告诉记者,近些年来采油厂逐步改善驻地条件,建起了简易篮球场,经常组织开展摄影、唱歌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还调整工作制度,让员工勤休假、休短假,经常与家人团聚。杜安全说,自采油厂成立以来,没有一名员工提出调离申请。
在杜安全的引领下,记者一行赶到了牛103井,位于杨拯陆铜像的右前方。在三塘湖石油人眼里,这是一口功勋井。得益于超前注水开发新模式,2004年4月10日完钻的这口井,经压裂技术改造后日产量超过10吨,成为三塘湖盆地首口自喷井,并由此掀开增储上产的帷幕。
石油资源丰富的三塘湖盆地,历来是石油人魂牵梦萦的希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