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焦炭行业整合:寒冬里也有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 17:40  《英才》

  焦炭行业的困局只是中国能源行业的一个缩影,全产业链思路或许能“挽狂澜于即倒”。

  文|宋清华  出处|英才杂志12月刊

  按照山西人的说法:外地人要在山西找焦化厂,只要朝着大烟囱走,如果能看到一个烟气氤氲的大塔——熄焦塔,那就算是找对了。

  但是,现在这个方法却不灵了。《英才》记者不久前来到山西亚鑫煤焦化有限公司,虽然看到大烟囱依旧,熄焦塔的袅袅烟气却不见了。

  以前,满负荷运转的焦化厂一个炼焦流程需要7天左右,所以几乎每时都能看到熄焦塔的烟气升起。而现在,这个流程被延长到70天左右,熄焦塔也就不需要满负荷工作了。这是山西亚鑫主动限制产量的做法,而且此举已经持续2个多月了。

  由于需求减少,下游钢厂对焦炭大规模压价。同时,生产焦炭的原材料——焦煤价格依然高企,导致焦炭行业出现价格倒挂。因此,在2007年由山西、河北、山东和陕西等地的212家焦化企业为盟员成立的山西焦化企业联盟,早在8月下旬就开始呼吁全国焦炭企业限产40%-50%,以缓解过多库存,稳定市场。而目前行业内共识更甚:几乎所有企业都主动限产达到2/3以上。

  先是企业联盟的限产呼吁,再是焦炭企业主动限产,山西焦炭行业在短短两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价格乱象

  出于经验判断,焦化企业并没有看到危险显露。

  焦炭行业赚过钱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赚钱的日子从今年8月就结束了。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没有征兆。” 市场变化迅速,在焦炭行业拼搏8年之久的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朝对根本来不及应对的现实很无奈。

  其实,征兆在7月就有所显现,但是几乎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一位不愿具名的山西焦炭老板回忆:与前几次近乎“无阻力”的提价不同,7月的那次焦炭提价,受到钢铁企业的明显抵触,虽然结果是钢铁企业最终接受了提价,但他们附加了一定的条件。

  “那个时期,钢厂的需求已经减少,但是大多数焦炭老板都被经验和奥运概念迷惑了。”这位不愿具名的山西焦炭老板说。

  每年7、8月是国内钢铁企业需求的传统淡季,而今年在出现季节性下滑时,焦化企业都认为很正常,挺过这两个月市场就会好转,并没有看到危险显露。

  8月下旬,市场情况持续恶化。

  首先是钢铁企业迎来了最艰难的阶段:受钢材价格持续走低、市场成交清淡影响,加上前期煤、焦价格增长过快,钢材生产成本已经开始与销售价格出现倒挂,部分钢铁企业出现亏损。如此一来,钢铁企业对焦炭的需求势必减少,焦炭销售出现了停滞。

  而且,焦煤价格依然居高不下,焦化企业面临着上下游的双重打压,开始进入艰难时期。

  此时,适逢财政部新政策出台:将一般贸易项下出口焦炭的关税由暂定的25%提高至40%。“这对整个焦炭行业来说雪上加霜。”此政策一出台,山西焦炭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岗峰当即表现出对焦炭行业前景的忧虑。

  由于中国焦炭的年出口量在1500万吨左右,提高关税势必会导致出口量萎缩,如此,国内焦炭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

  受这一政策影响,从8月到10月的短短两个月,焦炭价格从最高的近3000元/吨,回落到了2008年初的水平,为1700元/吨左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