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宅急送背水一战抗金融寒冬(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1日 09:17  经济观察报

  陈平表示,此次“放假”的人员,绝大部分是尚未转正的新员工,还有一部分是过去的关系户。这次调整优化,是基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战胜眼前困难的重大举措。宅急送十几年留下了很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二线、三线与一线的人员比例严重失调,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只有通过大手术才能解决,企业才能轻装上阵,迎接更大的挑战。

  最近几年,曾在业内数一数二的宅急送业绩增长乏力,2007年以来还出现了亏损,其在行业的排名也已落后于顺丰速运、申通快递等其他民营物流企业。

  宅急送曾在2004年和2006年两度谋求上市,陈平称不敢因为推行彻底改革、出现暂时性亏损而影响上市,因此对于公司存在的问题一直采用修修补补的方式勉力维持。但由于业绩下滑和遭遇讼案,宅急送的上市冲刺均告失败,这把陈平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在博客中写道,“我应该感谢上市没有成功,让我明白只有背水一战、改革求生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拯救宅急送。”

  新挑战

  今年7月31日,陈平剃掉了春节之后蓄起来的胡子,原因是宅急送始于去年8月的转型和改革已经告一段落。他上一次剃掉蓄了很长时间的胡子,是在2004年宅急送推行“绿色割据”战略获得成功时。“大家说我的胡子就是宅急送的 ‘风向标’,剃胡子就说明公司的改革快成功了。”陈平调侃说。

  进入10月,陈平说他已经看到新一轮改革的成果正在逐步显现。业务上,目前宅急送小件和包裹的收入已占到公司营业额的51%,而改革之前只有20%左右;管理上,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公司的人财物都已经处于总部的控制之内,不再像过去那样各分公司自行其是,总公司难以干预。

  陈平预计,宅急送在11月份有望出现转机,公司届时将扭亏为盈,管理链条也将更为顺畅。稍早一些时候,宅急送的股东对公司进行了增资,缓解了上市失败和引资搁浅给公司造成的资金紧张状况。

  但目前就说宅急送的改革已经取得成功,仍为时尚早。陈平坦陈,资金紧张和投资性亏损的问题短期内都可以化解,而干部员工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的适应程度,将决定着宅急送能否最终闯过难关。

  作为一家拥有外资股东 (日本长野县一城株式会社)的民营企业,宅急送有着中国很多本土企业的典型特征,包括股权相对集中、家族式管理、内部裙带关系较多等。新一轮改革使一部分员工利益受损,同时很多在职员工仍习惯于过去分公司大包大揽的体制,如何让员工拥护和适应改革,是陈平在公司内部最主要的挑战。

  在公司外部,宅急送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成本的飚升升、竞争的加剧以及需求的减缓,让大部分物流企业深陷亏损,而联邦快递在中国国内快递市场掀起的价格战,以及德国DHL、美国UPS、荷兰TNT等外资巨头在中国市场的逆势扩张,让国内企业承受着沉重的生存压力。

  陈平承认,今年从年初的雪灾,到年中的地震,再到8、9月的奥运会,都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公司改革与转型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快递业务增长迅速,但由于投资过大,改革效果尚需一个周期体现,同时普运业务客户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不少企业转产、转型。

  陈平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把宅急送打造成为中国的联邦快递。短期之内,他曾为宅急送确定了“公司上市、飞机上天、500强上榜”的目标,但这些目标至今没能实现。

  经历了坎坷但仍不愿放弃的陈平,把改革视为连接理想和现实的桥梁。他说,改革是强行,改革是霸道,改革是一个新公司推翻一个旧公司的蜕变行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