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葛鑫
徐工不卖了——无论买家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它最后以并不情愿的方式保住了“国有资产”的身份。有人鼓掌欢呼,有人叹息摇头。
7月23日,凯雷和徐工集团联合发布了一份主题为“相关协议有效期已过,双方决定不再就此项投资进行合作”的联合声明,给这场历时3年,同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公共视野、各方激烈争论2年有余的“凯雷收购徐工案”画上了句号。
大概从10年前开始出现的对“引进外资”和“国退民进”的大讨论,在“凯雷收购徐工”一役上得到了集中爆发,它从一个商业事件成为了一个社会性话题,并随着审批的延迟而持续了3年。而这场前所未有的外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拉锯战,历经一波三折,最后还是以缺少仲裁的方式结束,出乎预料却又符合逻辑。
至此,起始于上世纪末(王民1999年升任徐工董事长起)的徐工改制,以另一种方式开始了探索;同时,以2007年308亿的营业收入做底,徐工集团也以另一种方式开始了它的“重生”。
三次引资 三次失利
官方公开否决,势必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而“默认否决”的态度各方都可以接受。
其实,徐工早就不冀望于相关部门的审批通过了。
今年6月13日,徐工集团下属的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425.SZ,以下简称“徐工科技”),便发布了停牌公告,称“接公司第一大股东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机械’)通知,正在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事宜”。而徐工科技在6月18日便对外宣布启动徐工集团的“B计划”——对徐工科技进行资产重组,整合进徐工机械资产后打包上市。几乎同时,徐工集团也向外界透露了和卡特彼勒“分手”的消息。
市场对此也迅速做出反应,7月29日复牌的徐工科技股价逆势上扬。
尽管王民和徐工的高管团队在今年6月初仍对外表示“等待审批结果”,但实际上,谜底早已揭晓。
2006年8月8日,商务部发布了“2006年第10号令”——修订后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将在90天内对收购事件做出明确批复。而徐工和凯雷最新版本的协议(凯雷持股降低为50%)于2006年10月16日签署,这意味着将在2007年1月中旬前得到相关批复。半年以后,未得到积极回应的双方于2007年3月再次修订合资协议,凯雷把持股比例降低到了45%,并且又加入了若干倾向徐工的条款。
结果仍是杳无音信——至少公众得到的信息是如此,这实际上宣布了此案的被否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务部研究员对《英才》记者表示,相关部门亦有难言之隐: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此案影响力太大,官方公开否决,势必会对未来中国企业与外资合作趋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而“默认否决”的态度各方都可以接受。
其实,在“凯雷徐工案”的争论甚嚣尘上之时,国家相关部门就多次颁布新规,国家高层也多次公开讲话,针对外资兼并,强调国家战略产业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看来,这和徐工的“提前动作”一起,构成了对该收购案的某种暗示。
无论是卡特彼勒还是凯雷,抑或是更早些时候的利勃海尔,围绕徐工和外资的“变奏”都已经终结。
总体看来,徐工和外资的合作,都是以“你六我四”的方式开场,最后自己的股份被不断地蚕食。而经过坎坷之路后,基本上都是“不欢而散”。而徐工宣布和凯雷合资时候的徐工科技股价飙升130%,被认为是徐工科技历史上对股民最大的一次回报。
还有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徐工的历次合资,都不是由一个独立的投资团队操作,而是内部临时派将,再由政府从中牵线的战术。这相比于三一重工已于上海金茂大厦运作多年的“战略并购部”,效果显然要大打折扣。
无论如何,现在的徐工都将不可阻挡地踏入自主重生的路上。
而如今的结果在向文波看来,是一个“完美结局”。“徐工不被外资收购照样可以很好发展。”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对《英才》记者说。而同样关注凯雷徐工合资的《华尔街日报》则评论:“交易告吹或表明外资在华收购交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阻力。”
“塞翁”的得与失
空前的大讨论使徐工品牌声名远播,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客户对徐工越来越感兴趣。
不过,对于徐工,在接受“默认否决”结果的同时,仍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个问题是,徐工是否贱卖了?
虽然当初参与竞价时的出价比凯雷还要低(三一报价8-10亿元人民币,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解释为考虑到当时徐工有很多不良资产),但是三一总裁向文波却表示:“徐工去年的收入突破300亿,仅利润就20个亿,几乎一年就赚回个(被收购前的)徐工!你说是不是贱卖了?”
最吸引眼球的还有郎咸平的观点,“国有企业的好坏,不能以净资产做评估标准,它不取决于净资产,而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永续经营能力。”
三一和郎所代表的观点一直占据主流。实际上,在2003年,徐工全年的营业收入就超过了154亿元,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过百亿元企业。而当你看到遍布于徐州金山桥经济开发区中的徐工子公司,你就更会对此深信不疑。
然而,一身荣光的徐工却有难言之隐。
第一个难言之隐,便是利润率偏低。虽然徐工的产量和营业额中国第一,虽然徐工的产品线最全,但即使是在毛利润率最高的2007年,这个数字还不足7%,对比于三一集团近30%、中联重科近11%的利润率,徐工确实是落后了一大截。
徐工方面将此多归因为“身上的负担太重”。1992年至王民上台,快速发展的徐工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加上政府委托管理的企业,大大小小几百家,更有万人规模的下岗职工,给徐工带来了巨大的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