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79亿: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挺划算(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5日 18:31  投资者报

  汇源的无奈

  一方面是可口可乐的急切想进入非碳酸饮料市场,以缓解碳酸饮料的低迷和衰退;另一方面也显露出汇源自身的困境。

  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果汁饮料行业的领导企业之一。但来自竞争者的压力也让汇源果汁面临诸多问题。早在2003年,娃哈哈、第五季、康师傅每日C等饮料的涉足,国外各大饮料巨头,如百事可乐、施格兰等相继进入中国果汁饮料市场,中国的果汁饮料便前所未有的热闹了起来。而此前汇源果汁一枝独秀的局面,也就慢慢地走到了终结。

  其间,汇源与统一分手,并相继引起法国达能、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荷兰发展银行及香港惠理基金等战略投资者。

  汇源试图利用资本手段扭转发展困境。“而当PE不再是PE,介入产业整合,汇源已很难控制局面。”陈树韦表示。

  持有汇源果汁近66%股份的三大股东分别是汇源果汁母公司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达能集团和华平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38.5%、21%和6.4%。

  另根据汇源果汁2007年财报显示,富达国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荷兰银行控股公司分别持有该公司6.91%和6.74%的股权。

  荷兰银行将代表可口可乐参与收购汇源果汁,既是股东又是中介机构,荷兰银行的双重身份也表明了立场。

  可以看出,虽然汇源控股掌握着38.5%的相对控股权,但实际控制人早已易主。达能集团、华平投资、富达国际以及荷银控股,上述4家的持股比例约为41.05%。战略投资的目的就是希望在退出时有一个理想的估价。“几家外资公司联手出卖汇源股权,或许早在进入时就已考虑找‘下家’了。”市场人士称。

  “退也要退,不退也要退。如果41%转让至可口可乐,加上香港地区全流通的交易环境。汇源被外资绝对控股并无可能。”市场人士称。

  显然,现在的局面对于双方都可以接受。“只是,趁港股低迷之际收购,可口可乐有趁火打劫之嫌。”市场人士这样评价。

  下一个,王老吉?

  大多数有民族品牌情节的投资者,寄望反垄断审查能挽救汇源果汁被收购的命运。

  陈树韦称,“要约是不可撤销要约。即使审查不通过也不防碍要约收购。”施健刚认为,“基本已成定局,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根据反垄断法细则中《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经营者集中达到上述两项标准中一项的,即应当事先向商务部申报,应申报而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汇源果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纷纷表示,“收购还有待主管部门最终审批。”可口可乐(中国)副总裁李小筠称,我们是向有关反垄断事宜部门来提出这个申请的,等他们审批,批准以后我们才可以向所有汇源股东提出收购。她同时表示,“就是把可口可乐跟汇源加起来也不会达成垄断的情况。”

  也许审批只是程序,收购已成定局。

  “可口可乐对中国的凉茶也很感兴趣,非常想介入。”国海证券研究员刘金沪说。数据显示,近几年,碳酸饮料市场逐年下降,茶饮料市场却逐年上升,在追寻健康的理念带动下,茶饮料市场突飞猛进。随着2008年王老吉大手笔的营销策略所引起的火爆,凉茶市场更是一路直线上升,直逼可口可乐与百事可口的霸主地位。

  汇源果汁也许只是可口可乐的第一站,而下一个目标将可能会是以凉茶著称的王老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