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汇源沦陷引发民众哗然(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5日 11:02  燕赵都市报

  链接

  外资收购后的民族品牌

  -不少品牌被收购后渐被遗忘

  -没有消失的亦不复当年之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不计其数,以下为部分被收购的民族品牌现状。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几乎销声匿迹。

  -苏泊尔: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外国如何保护民族品牌

  -美国:企业树立品牌文化 法律保护有点过头

  就保护本土品牌而言,美国对内有《购买美国产品法》,对外有著名的“301条款”。前者规定,美国联邦政府机构除特殊情况外,必须购买本国产品,工程和相关服务也必须由国内供应商提供。按照“301条款”,美国可以对任何“损害了美国商业利益”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从而为美国本土品牌提供最优厚的庇护。

  -日本:模仿美国曾走过弯路 品牌创立成国家战略

  “日本人的左脸是松下电器,右脸是丰田汽车”,是现在“日本制造”给世界留下的印象。但在几十年前,“日本制造”也曾是“品质低劣”的代名词,大量的日本廉价货、仿造货充斥世界。但后来,丰田汽车决定以技术含量确立品牌竞争力,创造了著名的“智能自动化”生产方式,并以此在国内站稳脚跟,并打入国际市场。

  -法国:高举经济爱国主义大旗 对外资并购设种种障碍

  十几年来,已有很多起外国公司的并购计划在法国“流产”,而重创几乎都来自法国政府的出面干预,以至于法国给世界留下了“经济民族主义”的印象。但法国人却认为,政府保护法国企业的利益,就是保护法国的形象、尊严与未来。

  (本报综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