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消费税冲击进口车 结构性洗牌一触即发(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3日 02:31  21世纪经济报道

  由于德系高档豪华车本身之间的竞争关系过于明显,观察竞争对手的表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于任何一个德系品牌来说都至关重要。而且从涨价这个角度来讲,后涨价者承担的风险最小。

  欧洲车的“后手”

  对于全球各大跨国公司来说,节能减排的技术路线已经明确——在传统的发动机上加“T”(T为涡轮增压的缩写),过渡期的混合动力汽车在“弱混”和“强混”两种模式的同时,目前又分为柴油混合动力和汽油混合动力,而氢燃料电池车作为终极的解决方法,也已经排上了全球各大公司研发日程。

  目前包括大众、奥迪、宝马、奔驰,以及Saab等品牌在内都在增压发动机方面有独到之处。而在涡轮增压发动机方面,特别是与双离合变速器的匹配方面,大众和奥迪走在了最前面。数字表明,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双离合变速器匹配在一起使大众汽车的能耗节约28%。

  涡轮增压技术已经成为德系车的“杀手锏”。因为对于日系车来说,这一技术基本是一个空白,日系车应对这一技术的唯一措施就是混合动力。但是混合动力由于在技术上的限制,对于发动机功率的增加还需进一步突破。“同一排量的日系车和德系车,前者的功率往往低于后者。”业内人士表示。

  德系车的这一优势正在扩大。中汽协技术专家认为,大排量汽车消费税的上升对于大众和奥迪来说反而有利。

  因为按照排量从低到高,奥迪在全系产品上普遍加“T”已经成为趋势,目前奥迪和大众所具备的1.8T发动机的功率相当于2.4升发动机的功率,而2.0T相当于2.5-2.8升发动机的功率。

  “不排除奥迪在大排量的发动机上加‘T’的可能,而且这也并非技术难题,只是根据需求而定。”一位业内人士推测认为。

  不仅仅是奥迪,宝马目前的趋势是从大排量车型向下“增压”,比如现在宝马有5.0和3.0的双增压发动机,其动力在增压之后大大提升。“从产品开发的角度,宝马会继续坚持‘高效动力’的战略,这个战略的宗旨就是将引进中国的一代又一代新车在动力增强的同时,排量降低。”宝马中国区副总裁陆逸告诉记者。

  进口车结构性洗牌?

  由于国产车排量在3.0以上的车型较少,因此新消费税的出台对于进口车的影响很大。根据海关统计的数据,今年1至6月份,进口车市场增长52%,其中3升以上的轿车增长52%,而3升以上的SUV增长了114%。

  按照中国进口汽车贸易公司(简称“中进汽贸”)的计算,排量为3.0-4.0的消费税从15%提高到25%,4.0以上由20%提高到40%,加上到港的综合税率,3.0-4.0的刚性成本增加13.3%,而4.0以上的刚性成本增加33.3%。“综合税率包括关税、增值税,还有港口的其他费用。”中进汽贸市场部部长徐迪告诉记者。

  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税实施之后不仅会抑制进口车井喷的行情,而且未来很可能改变整个进口车的结构。“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不同排量进口车型的比例必然会有所调整。”

  雷克萨斯经销商告诉记者,9月份之前,一部分消费已经提前释放,接下来的时间会有一段低迷。“7、8月份提前释放的购买力与奥运的影响互相抵消,基本维持了我们以前的销售业绩,每个月100台左右。”

  部分宝马的客户已经调整了自己购车计划。“原来打算购买740的用户,转而买了730。”宝马经销商告诉记者。与此同时,一些进口车的总代理商,也开始调整进口车型的比例,逐渐减少大排量车型的进口。

  国家是否会出台更多的措施来限制大排量车的消费,一位发改委的官员告诉记者,国家的税收政策要根据大环境的变化而制定,当然不排除通过其他税收种类来控制大排量汽车消费的膨胀,比如购置税,还有未来的燃油税等等。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汽车消费达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环境、能源、城市交通等一系列问题都出现了。关于汽车消费,国家之前是积极鼓励的,现在的信号已经不明晰了。“其实,消费税是一个平衡各种矛盾的一个措施。”

  消费税只是贯彻“节能减排”的一个举措,油价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消费环境的变化、燃油税等一系列组合拳的出台将会对整个汽车产业带来大的结构调整。

  高油价肯定会使整个乘用车企业或者整个中国的汽车企业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产品结构上的改变,生产一些低能耗、低污染的车辆,还会推出小排量、新能源车型。“现在很多企业已经采取相应举措,这是对高油价时代来临的一种预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