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沃尔玛商业模式之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2日 10:53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财智报道

  一场裁员风波拉开了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战略调整的序幕。而战略调整的背后则是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的商业模式出现了问题,经营已难以维持下去,不得不变。

  南都周刊辑:张鹏 文:砚秋

  裁员风波

  7月的一天,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中国四个分部的质检部解散,180名员工失去了工作,他们都是质检员,占到了采购中心员工人数的20%。沃尔玛把这部分业务都外包给了第三方机构天祥集团。

  “公司在前一天通知质检部所有人回单位开会,但没想到回来后等待的是部门解散,走人。之前公司内部也有传闻要调整质检部,但没想到来得这么猛烈。”东莞分部的被裁员工陈浩(化名)回忆道。

  质检部在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负责商品的品质控制,从去年底就陆续有业务外包给天祥集团。然而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除了质检业务外,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道德标准部的验厂业务也已经大量外包,现在留在道德标准部的员工都在担心部门要被撤掉。

  而更坏的消息是,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中国四个分部中除了深圳、上海外,东莞、莆田两个分部可能要关掉。

  “这是沃尔玛一次有计划的战略调整。”陈浩认为,实际上去年底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就进行过大裁员,战略调整也从那时候开始。

  2007年10月22日,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中国四个分部近100名员工被裁员,占全球裁员人数的50%。“当时沃尔玛关闭了在斯里兰卡、新加坡、土耳起、菲律宾的采购办公室,并对采购部门进行了重组,包括验货部、道德标准部、内审部等部门的部分职位被削减。”陈浩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2007年底,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的经营已经陷入困境,各种费用不断上升,但是采购业务却没有成长,所以当时新上任的采购中心老总进行战略调整、重新定位已经迫在眉睫。

  商业模式之困

  一份采购中心2005年~2007年的费用上升与业务增长数据显示,2005年相对2004年,费用上升10%,当年采购业务增长了20%以上;2006年费用上升了25%,采购业务却只增长了6%~7%;2007年情况更糟——费用上升了32%,采购业务却出现了负增长。

  这显然说明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的商业模式出现了问题。据了解,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前身是香港一家外贸代理商,2001年底沃尔玛将其收购后把总部搬到了深圳,并在2002年4月份正式运作。“沃尔玛全球采购的主力供应商是美国进口商,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成立后,最初的供应商资源是从美国进口商转过来的,所以刚开始几年采购中心业务增长比较快,但是由于采购中心自己开拓供应商能力有限,所以业务增长放慢。”陈浩表示。

  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采购中心并没有给沃尔玛带来多少价值。实际上,沃尔玛采购中心很多时候反而是在帮美国进口商干活。如在沃尔玛的全球采购链条上,之前是沃尔玛把订单下给进口商,进口商再直接下给工厂,但现在是订单通过采购中心后再下给美国进口商,再到工厂。“进口商和工厂都没有变,只是多出一个采购中心来处理事务,而采购中心要收取3%左右的佣金来运作,所以反而增加了沃尔玛的负担。”另一位上海被裁员工对记者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