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内车市面临反垄断大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 11:40  北京晨报

  价格联盟要瓦解 销售体系将松动

  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而一直存在争议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也随之面临变革。《办法》实施三年来,厂家拥有高度的销售控制权,经销商和消费者却不是最大的受益者。《反垄断法》的实施将使汽车销售价格同盟瓦解,并对现有的汽车品牌4S店形式提出终极挑战。但能否真正消除壁垒及厂商对市场的控制,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一、最低限价

  涉嫌触犯条款:禁止经营者对交易相对人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解读:国内汽车厂商都对经销商限定了最低销售价格,一旦违反将受到厂商的严厉处罚。而按照《反垄断法》,这将被视为垄断行为。今后,只要经销商愿意,可以把一款车卖到10块钱。

  二、限制跨区销售

  涉嫌触犯条款: 经营者禁止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解读:跨区域销售一直是各汽车厂商严格禁止的行为,河北和山西的消费者虽然距离北京很近,也不能在北京买车而上当地的牌照。但按照新法,即便是海南的消费者到北京买车,并且把车开回海南办牌照,都是可行的。

  三、制定限制竞争规定

  涉嫌触犯条款: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解读:新规施行前,消费者在买车的前两年必须到4S店维修,如果到外面维修,4S店将取消您两年六万公里的保修承诺。新《反垄断法》则将保证您的选择权,不会再出现“仅5米远的高质量维修厂不能去,必须跑到1公里以外的4S店做维修”的情况。

  行动者:广丰、上海通用、长安福特

  广州丰田是第一个响应《反垄断法》的厂商。在其宣布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放价格后,凯美瑞的市场价格立即出现大幅度波动,目前的优惠已经从一个星期前的5000元爆涨到超过2万元。同样在新价格体系施行的一星期内。此前价格纹丝不动的Yaris雅力士也有了超过3000元的优惠。

  上海通用以及长安福特也开始有所动作,根据上海通用4S店的消息,“放开价格控制,自主调整价格体系”的风声已经传到各个品牌特约店,如何实施将很快就有结果。

  观望者:国内众多汽车企业

  记者从广州本田、东风日产、一汽-大众等品牌4S店了解到,大部分厂商还没有出台任何政策。不少厂商认为,原有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其实是有效地解决了恶性竞争的问题,现在《反垄断法》的实施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不过,相信在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车市还是会形成一套能让各方利益都达到平衡的“游戏规则”。

  经销商自主定价成疑问

  按照《反垄断法》,“最低限价”这个套在经销商头上的“紧箍咒”应会消失。这意味着,经销商将可以自行决定价格的涨跌。这是对厂家“价格权威”的否定,也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变化之一。

  某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厂家在价格上的“限跌令”,今年上市的新车销量惨淡,但只能硬扛着,不能降价,也不能通过任何优惠、促销来带动销售。

  不过,也有部分经销商并不认为从此能够真正价格自主。虽然无法控制经销商的终端价格,但厂家很可能会通过设置与价格或销售收入有关的考核标准,并据此决定配货多少,以达到控制经销商经营的目的。实际上,一直以来,这招“杀手锏”都在控制着经销商的命脉。晨报记者 沈欣 刘晓林

  新闻链接

  欧洲《汽车销售业管理办法》简介

  独家分销的特许经销商应在指定的经营区域内经营;在经营区域外,若为被动销售视为允许。对于选择性分销方式,特许经销商可以在整个欧盟范围内设立二级销售网点;允许从事多品牌销售业务,但必须设立单独品牌的展厅。售后服务:对于授权维修商,汽车制造商不得限制数量、经营地点;对于独立维修商,汽车制造商应提供所有相关的技术信息和培训,并允许使用所有维修零部件。零部件供应,允许维修企业使用质量相当的非配套零部件修理汽车。

  《反垄断法》要看长期效用

  随着《反垄断法》的实施,汽车行业对于改变现有汽车销售模式的愿望也在逐渐增强。无论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期望在一个更公平的环境下享受汽车带来的改变。但《反垄断法》的实施仅仅有法律条款还远远不够,仍需要很多的实施细则、具体的操作指南来配合实施。在欧洲,《反垄断法》被称之为“竞争法”,与之配套的细则和指南有数百条之多。

  中国汽车业的迅速改变只是六七年的时间,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例如统一销售价格、统一零配件服务价格等都已成为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默认的潜规则。一朝真的要改变,确实需要时间以及具体的法律法规来协助完成。

  而从几天来各方面的反馈声音来看,汽车厂商对于《反垄断法》的影响尚在分析和感受中。而三家主动响应的合资公司则表现出了充分的信心。笔者以为,既然《反垄断法》已开始实施,改变势在必行。对汽车企业而言,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经销商负责的态度,积极研究并依据新政修订企业规则当为最佳的应对措施。沈欣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