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若谷谈如何更好地支持中国造船业
记者 张正华 李文龙
近年来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全球海运市场和造船业的异常繁荣。在这种背景下,崛起中的中国造船业正在实现由大变强的跨越,其衍生出的船舶融资需求也越来越被各大银行看重。除去这一领域的传统龙头老大中国进出口银行,今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等也在船舶融资项目上频频出手。然而在次贷危机的波及下,全球造船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动荡的形势下,造船市场将何去何从,金融机构相应政策将如何调整?就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
记者:在谈到中国造船业之前,我们很想知道您对全球造船市场的走势如何看?您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对全球造船工业有哪些影响?
李若谷:从区域造船市场来讲,亚洲全球造船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稳固。中国在世界造船业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从2007年中国造船业数据可以看出这点:全国造船完工量1893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9845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1.59亿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42%和33%。
我认为,人民币升值问题和次贷危机的影响需要引起关注。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造船、船舶配套和修船业务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不仅会使已签合同产生经济损失,还使船价竞争力下降。今后几年是中国船舶工业实现由世界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时期,国内生产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规避汇率风险。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从流动性过剩迅速转为信用紧缩,这种影响已传导到船舶融资领域。金融机构目前普遍收紧信用,并密切关注国际航运市场变化,压缩船舶贷款规模、提高船舶融资的条件。当前,金融机构感到偏热的国际航运、造船市场背后掩藏着一定风险,进一步增强了对船舶融资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目前造船市场订单饱满的情况下,次贷危机对船市的影响有可能放大。许多船东已签订造船合约,但尚未安排贷款。信贷资金的收缩可能使这部分船东的资金链断裂。如果全球宏观经济恶化,商品运输需求量低于预测水平,船舶资产有可能大幅贬值,进而影响新造船价格,使船厂收益受损。银行对这类企业的经营状况必须高度关注,防范风险的积聚。
记者:中国造船业在由大到强的跨越中,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那么,如果造船市场出现拐点,进出口银行是否会调整相关策略,增强对造船业的扶持力度?如果调整的话,又将如何调整?
李若谷:作为国有金融机构,进出口银行将以国家船舶工业发展政策为指导,着力支持国内重点骨干船厂和有比较优势的民营船厂的发展,不论市场是在波峰还是波谷。
从1994年建行伊始,进出口银行就把船舶融资业务作为重点和特色业务,通过办理出口卖方信贷和预付款保函业务,有效解决了船厂流动资金和开立保函两大难题。而伴随着中国船舶工业的迅速崛起,进出口银行船舶融资业务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出口银行船舶融资业务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