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二度自拍自卖 三联商社股权拉锯(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30日 10:05 财经时报

  不过,这对于仍然手握股权的三联集团来说似乎并不是问题。“三联集团采取的是待价而沽的策略,保持股权冻结,不断地拍卖也没关系,未来可以高价变现最好”,家电评论人士刘步尘分析,“三联集团拍回2276万股股权,不是左手换右手这么简单。以800万元争取缓冲时间,其实还是值得的。”

  目前三联集团主要业务分为五大板块:零售业板块的三联商社、房地产板块的三联城建、传媒板块的《经济观察报》、信息产业板块的百灵科技以及旅游板块的汇泉旅游。但《财经时报》辗转从内部人士了解到,除去三联商社和《经济观察报》的经营尚可维继外,三联的其他业务多乏善可陈。

  “三联集团面临资金困难,但究竟这个资金漏洞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前述内部人士表示。“

  另外一个疑问是,国美2月份拍卖的款项已经全部缴清,5.3亿元款项究竟被三联用到何处?为何三联能够有钱拍卖,却无钱还债、导致其9.02%的股权一再被冻结?

  《财经时报》致电三联集团企业文化部,一位孙姓的女士在记者叙述完来意后,称将和领导层沟通。此后两天中,记者多次联系该部门但始终电话无人接听。

  据记者采访了解,三联集团目前资金链极为紧张,尽管之前不断减持或拍卖三联商社股份回笼了大量现金,并且在不久前也与光华天成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但一次性付出3.4亿元的巨款仍显得力不从心。

  对此,刘步尘解释,如果支付了现款,就等于把这部分冻结的股权解禁了。“虽然拥有股权,但是还是第二大股东,这与失去集团急需的资金相比,显然得不偿失。”

  9.02%股权无疑成为三联集团与三联商社最后的纽带。很明显,在自知经营不利、控股权无望的情况下,“自卖自拍”式的拖延战术也有助于三联集团在未来的争夺中谋取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大的谈判空间。

  此外,这种旷日持久的明争暗斗也为国美进一步整合三联董事会带来困难:股东大会一直未能召开、董事会无法改选以及核心管理层面临缺位。

  国美的心思

  “情况与之前没有什么区别。”国美电器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对《财经时报》说。

  他的潜在意思是指,9.02%股权经历了两次拍卖之后,目前的结果仍是国美电器、三联集团分坐第一、第二大股东席位。这对国美2月份时就已牢牢在握的控股地位没有形成影响。

  何阳青告诉记者,三联商社2007年的年报显示其是家亏损的公司,对于财务投资者也好,对于普通的投资者也好,都是看好国美对三联商社进行整合后的业绩。

  但是,这种委婉的表态显然很不吻合国美一贯的作风。事实上,记者了解到,尽管国美迄今尚未直接接手9.02%股权,但在两次的拍卖现场,国美都曾直接或间接参与竞拍,“冷眼旁观”事态的发展。

  与此同时,国美总裁陈晓依旧不忘通过媒体向对方喊话示威。他说,“国美肯定不会花费高价购买这部分股权。”

  而被大多媒体忽略的另一个事实是,在国美介入三联之后,三联诸多“软肋”便一一抖出:先是三联商社只是一个包括10多家直营店的空壳,继而4月中旬三联商社因未能及时披露与三联集团等关联公司的资金往来,而被证监会罚款40万元。

  而这些,对于一贯老道的国美来说,它要做的仅仅是静观其变。

  何阳青审慎对本报表示:“股东股权的转让与公司是两码事,一切等到股东大会时会自然见分晓”。按照《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不管三联商社现董事会通过与否,在持股90天后,国美可以依靠自己10%以上的股权,单独提出召开股东大会的决议。

  如此,以2月28日国美获得三联商社股权为起点,则6月1日前,三联商社董事会必须进行改组,留给三联集团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