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汪海退休前的收官之作:争夺51%的控股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0日 11:16 南方周末

  至于当时未能“同意”的原因,相关媒体报道是:一、汪海身兼双星集团、青岛双星的董事长,同时又是名人实业的第一大股东,身兼多职,这一交易具有“明显的私有化嫌疑”;二、名人实业在2002年注册时,注册资金只有3000多万元,而截至2005年年底,名人实业资产总额仍然只有1.52亿元,负债总额却达1.21亿元,净资产也只有0.31亿元。而青岛双星的鞋类业务,最后经评估,达1.28亿元,名人实业又拿什么来收购?

  最后,在媒体的争议声中,这桩交易仍然通过了青岛市国资委的审查。

  对此,外界的解释是:“汪海的超龄使青岛双星无法对他实施股权激励,而青岛市要促使性格强悍的汪海退休,就要找到一个政府和汪海都能接受的方案,鞋业资产的关联交易正是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优选择。”“在名人实业完成对双星鞋业资产的收购后,汪海就会退休,继续去造鞋卖鞋,继续当‘中国鞋王’。”

  而让这位68岁的“鞋王”感到欣慰的是,最后,在由他担任大股东的名人实业从国有的双星集团和青岛双星手中全盘接过了鞋类业务的同时,还获得了“双星”的品牌使用权——青岛市国资委允许名人实业以每年0.9%的商标使用费,使用由双星集团持有的全部商标。

  双星集团在2008年3月发给双星西南地区的广大代理和连锁店主的“二号通报”中也高调宣称:这是“政府给‘以汪总裁为代表的三十多年来为双星品牌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骨干’的特殊政策,包括成都公司在内的任何一个地区代理商都不具备这个资格”。“这样,名人实业在掌控了双星全部系列商标的使用权之后,地方经销商最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从双星彻底出局,要么同意由名人实业控股。而最后的结果却都一样:双星产品的销售渠道和网络迅速重新回流和集中到名人实业手中。从这一角度看,此次51%控股权逼宫事件,或许当是汪海退休前的收官之作。”4月5日,一位老双星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南方周末将继续关注这场“双星内战”。

[上一页] [1] [2] [3] [4]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