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高通胀下的超市生存法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6日 15:49 中国经营报

  “从初八开始,我们收到来自供应商的传真已有几十份,全部都是通知提价的。”在广州增城拥有几家小型超市连锁店的林先生告诉记者,从去年4月份开始,物价便不断上涨,粮油和牛奶涨得尤为厉害。金龙鱼调和油的价格已经从去年4月的40多元上涨到现在的70多元,价格上升了3/4;而牛奶和以牛奶为原料的雪糕等冷冻食品,也从去年11月开始加速涨价。

  物价上涨在某种程度上使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所下降,超市本身也随之面临业绩收缩的压力。“刚开始涨价,大家的反应都比较大。尤其像牛奶、啤酒这种可要可不要的商品,销量就下降了20%左右。”

  一边是供应商不断提高报价,一边是政府不断采取措施干预物价,处于中间的超市零售商如何平衡如何应对?

  提前备货 装满仓库

  与生产厂商打个时间差,在尚未调价时把仓库装满,为市场调价后自己能低价吸引顾客留下时间上的竞争优势。但备货需要大量资金,这是对超市经营能力的重大考验。

  今年广州多家商场的空调已经提价销售,但麦德龙商场却一直坚持低价销售。麦德龙不赔吗?该商场一位中层经理告诉记者,在非食品采购领域,空调涨价在去年冬天就开始了。为了拿到优惠价格,加上自身有足够大的仓库,与美的、海尔都有合作的麦德龙从去年底就开始备货。

  这实际上是打了一个时间差。“由于厂家每个月都有生产指标,要完成一定的销售额。如果我们一次性下500万元空调订单,厂家会让利,因此商场拿货的价格也比较便宜。”目前该经理所在门店的空调库存接近400万元,相当于空调销售旺季销售额的1/3。

  而对于中小规模的超市来说,预先订购备足商品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林先生目前使用起来最有效的应对方式。

  “像食用油,假如每个月的销售额是10万元,那现在就购进20万元食用油。多出的10万元货就留到下个月卖。”为了保持低价格形象,在厂家涨价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超市可以有个缓冲期慢慢上调价格,甚至拖延调价时间取得竞争优势。

  但提前备货对林先生来说,面临的压力也很大。“备货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也不可能每种商品都进行预先订购。而且现在订货,厂家也不愿意让你订那么多,都是先给一部分,卖完再补。”

  让利 低价吸引顾客购买高价商品

  让利,顾客和政府都会满意,但苦的是超市经营者自己。因此,让要让得有智慧。多学学家乐福绝对错不了。在家乐福,永远有让人心动的低价格。但在顾客的购物篮里,低价商品其实只占几分之一。

  由于林先生的超市大多设在城乡结合处,价格实惠、质量好是消费者的首要考虑因素。

  为了吸引老顾客,林先生不得不适当让出自己的利润空间,把零售价格调低。而为了吸引客流,麦德龙也会主动让出部分利润给消费者。如格力空调今年的一个主推机型叫“新金豆”,是价位低、销售最好的一个型号之一,各个商场可能都会选择此型号来做促销,降价让利,尽管这个产品可能是负毛利运作。

  “对于那些价格敏感的商品,如政府实行临时价格干预的粮食油品,家乐福会自己承担部分价格上涨的压力,降低商品毛利、实行零利润销售甚至是负毛利。”家乐福的一位店长表示,这也是家乐福的一种销售策略,平时也这样操作,通过低价产品把消费者吸引到店里,同时卖出了其他的高毛利商品。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