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供货商浑身解数斗超市(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6日 15:48 中国经营报

  对于一些聪明的供货商,如果零售商一直保持强硬态度,他们只能先调整那些生产成本高、利润相对较低的产品产量,还会减少一些终端的网点布局。对于那些在新合同中,仍然降不下来的杂费,他们也只好选择那些业绩相对好一点的门店进入,撤出销售差的门店,这样做也可以同时降低人工费用的支出。

  北京世行商贸则是再接再厉,把“榨汁机”搬到了公司的内部管理中。他们运用各种办法压缩成本,如以前每家门店配送商品时,需要派2~3人,而如今则一律控制在2人。为了减少退货,他们不会再按照往常那样,给门店额外多派一些货,而是严格按照申报销量进行送货。他们还咬牙压缩了一些内部工作人员,将业务员从14人压缩到10人。内部控制的办法,让成本降低了大约1%~2%左右。

  看上去,加工猪肉熟食的天福号则比经销乳品的世行商贸的日子要更艰难。其销售总监刘忠告诉记者:“作为生产加工型企业,面对原材料上涨的势头,企业实在没有应对成本压力更有效的办法。由于没有自己的养殖场,又完全受制于市场渠道,显得十分被动。”而由于受雪灾影响,上游生猪的货源也十分紧缺,加上进货渠道有限,即使是采取现款现结的方式,能确保生猪不断货,都要谢天谢地了。

  如今,资金和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也让天福号将内部成本压缩到了几乎是极限。“如今原材料成本已经占到总成本的90%。”刘忠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上游的成本又很难从零售终端传导出去。由于销售规模的限制,他们面对上游货源进行议价的可能性也不大。年前,当生猪价格每天以每吨上涨400元~500元的势头往上蹿时,终端商品价格却一直不敢明显上调。以至于在节前,生猪的成本价格又上涨了15%~20%,而终端商品价格只上调了5%,成本压力更大了。

  供货商只能更多地从自身消化成本压力。天福号通过内部的减员增效、降低能耗等环节压缩管理成本。而压缩人工支出的措施也在同时进行。他们已经削减了一部分人员。“由于属于国企,受各项制度制约,内部减员进行得比较痛苦。”刘忠也坦承。

  也有一些企业将希望寄予政府的支持。北京万泉兴业水产销售中心总经理戴学军告诉记者,虽然水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小,但是由于水产品的运费上涨明显,相关损耗和税费也上涨得厉害。由于是必须规范经营的国有企业,他们的付款形式和进货渠道远不如一些私营个体企业灵活。目前,他们也正在向政府申请扩大进口渠道,以解决当下难题。

  互联网 站内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征订指南 | 服务中心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本网站全部文章内容版权归中国经营报社所有1997-2006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昌久律师事务所

  ICP备案号:京ICP备030098号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