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民营钢企结盟应对矿石涨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2:4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洁

  铁矿石涨价的冲击波正在显现。

  “我们已经向工商联写了报告,做了提案,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批准成立民营钢铁企业联合体。”3月11日,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常务副秘书长耿炳玺对本报记者表示。

  或许冶金商会及民营钢企为此奔走的消息,可以带来春寒之中一丝温暖的希望。

  联手抗击风险

  据了解,该联合体由冶金商会负责组织,由沙钢集团牵头,联手河北国丰钢铁、德龙钢铁、江苏永钢集团等规模比较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共同成立,具体形式是以资金为纽带组建一家合资公司。

  沙钢集团原副董事长贾祥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个好事情。我们也是刚刚开始进入筹备阶段,最终具体的方式还没有确定,但有这个打算。”

  耿炳玺认为,国内钢企分兵作战的现状一直令人堪忧,不仅在议价上势单力薄,而且总体来讲中国企业在海外控制的矿石资源并不多。

  “一旦大家形成合力,首先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能买到长期协议矿,这比现货买卖便宜很多;其次采购之后互相之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调;再次,如果中国钢企去往海外办矿,更需要一起合作。”耿炳玺说。

  而在钢企联合的过程中,统一与合作似乎是一个常谈而又长叹的话题,尤其是国企和民企之间的界限似乎难以跨越。

  中国钢铁企业虽然自2004年起就指定宝钢参与定价谈判,但多头进口、盲目竞争和囤积铁矿砂的做法并无实质性改善。而宝钢在这轮谈判过程中与必和必拓签署的10年长期供货合同,也颇受争议。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宝钢基本不会受此轮价格影响,但此举某种程度上可能使原本就有些混乱的国内铁矿石进口秩序愈加恶化。

  某民营钢企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我们也想合作,但是国企不带我们玩啊。其实统一不应该以所有制形式来区分,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是中国的钢铁企业。但是地方政府也好、企业也好,都有不同的角度,合作起来一直有难度。”

  据了解,此番参与组建联合体的民营企业态度很是积极。永钢集团采购处一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以往也没有与其它企业进行过来联合采购,从大的角度来说,联合起来肯定是有好处,不然对外谈判总是一盘散沙,对我们的成本压力也确实比较大。”

  耿炳玺表示,一旦联合体成立,钢铁产量规模达到5000万-6000万吨不是问题,产量将超过国内任何一家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万事开头难。首先是要联合起来,然后通过合资公司先买矿,再办矿,由易到难一步步走。而走出去之后还会面临很多问题:资金、办矿的经验、法律等具体细节都需要研究。”

  消解依赖障碍

  在我国钢企的发展路径中,对外部支撑条件的依赖已经越来越转化成制约因素。作为最大的买主,在话语权不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一方面催生了相关部门“加大找矿力度的愿望,据了解,许多地质勘探部门都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国内钢企走出海外的步伐。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