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钢铁业重组案背后频现外资身影(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 12:25 中国经营报

  影子浦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沙钢先后以约20亿元人民币收购了苏北最大的钢铁企业淮钢与河南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永兴钢铁集团,使得沙钢的产能增加了500万吨以上。

  据一位知情者透露,在沙钢一系列的收购背后也暗藏其合作伙伴浦项的身影。“浦项谋求控制沙钢的野心从未改变,浦项通过沙钢之手来进行大肆收购,之后再等合适的时机收购沙钢,沙钢的收购很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上述人士推测。

  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浦项于1996年进入中国,在当年与沙钢在张家港合资成立了年产40万吨的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而后不断增加资金,如今,工程投资达到近80亿元。

  在2005年6月曾有消息说,浦项正与江苏沙钢集团进行协商,准备以股权收购的方式取得沙钢51%的经营权。但随后我国出台的《钢铁产业政策》将浦项的美梦击碎,根据此规定,外资控制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的股权不能超过50%。但浦项的收购心思一直未灭。

  “按照浦项生产国际化战略,仍将继续在中国进行大规模扩张。现实中遭遇政策难题,这可能会使它往国际资本市场上考虑。”“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副主任俞连贵表示。

  俞连贵的这个说法得到了一位沙钢内部人士的认可。“沙钢是国内十大钢铁企业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而近期大举的收购无疑在加大沙钢的资金压力,上市融资势在必行。而沙钢如果选择海外上市的话,浦项就可以在海外市场大肆收购沙钢的股票。”上述人士分析。

  而这种方式已成为外资曲线进入我国钢铁业的一种通用手法。在去年年底,阿塞洛-米塔尔收购了在香港上市的东方集团73%的股权。近日,俄罗斯钢铁企业Evraz也将收购德龙控股有限公司。德龙控股在新加坡上市,其主要钢铁生产业务位于河北省。Evraz公司将以每股3.9459新加坡元的价格购买德龙控股10%的股票,而后买断德龙控股。

  目前,国家政策对于从香港或者新加坡等股票市场收购中国民营钢铁企业股权没有任何的限制,这样的收购行为也很难被阻止。

  目前沙钢60%的负债率也需要进一步的融资渠道。从目前多个国外风险资本进入沙钢来看,进一步推动沙钢海外上市而后套现是必然的。

  据记者了解,沙钢集团分散的股权也为浦项在其海外上市后进行收购提供了便利。据悉,在沙钢集团外资占股20%,沈文荣持股29.98%,15%属于领导层干部,20%是3000多个职工的,剩下15%左右的则为公有股份。

  俞连贵认为,外资对中国钢铁市场“垂涎已久”,不排除浦项会用此方法达成目标。

  小资料

  沙钢与永钢同处江苏省张家港市,相距15公里。沙钢目前总资产625亿元,年产钢能力2000万吨。永钢集团总资产95亿元,年炼钢、轧钢能力500万吨。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