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贵州遵义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14:08 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

  摘要:随着遵义市经济、金融的发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不断下降,存差资金逐步增大,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矛盾日趋突出。2007年以来,遵义市银监分局及全市各银行业金融系统,转变观念,从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入手,积极引导全市银行业深化“六项机制”建设,为遵义市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遵义市银行业经营的总体情况与现状

  目前,遵义市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农发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十类机构,除人行和邮政储蓄外,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591个,从业人员6614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遵义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地方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遵义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适时调整信贷决策,积极支持能源、交通、电力、房地产、教育、卫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农”等领域。从2002年到2005年四年中,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累计投放了510亿元贷款,较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其资产质量也得到大幅提高。一方面随着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不断改善金融服务,优化信贷结构,资产质量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主要得益于金融体制改革的优惠政策。据统计,遵义市工行和建行在近几年来的改革过程中通过政策剥离、债转股和核销不良资产就达49亿元,而全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过程中,中央银行拿出1.864亿元的专项票据,分别置换了辖内农村信用社13979.2万元的不良贷款和4660.8万元的历年亏损挂帐。上述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绝对额从2000年的49.93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25.94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000年的41.24%下降到2005年末的14.06%,信贷资产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在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中,遵义市地方性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过近几年的增资扩股,其经营稳健程度,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从2003年实施改革以来,大力募集股金,其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

  二、遵义市银行业经营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目前遵义市银行业经营的环境有所改善,但我们也应看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仍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中小企业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程度不高,难受银行青睐。经济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遵义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属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发展潜力好、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不多,有规模、有效益的大中型企业更是屈指可数。而在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因自身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很难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

  一是抵押担保难以落实。中小企业中,一部份企业属于原国有企业改制后组建的民营企业,企业设备老化、陈旧,资产价值低,变现能力差,抵押登记、评估费用高、随意性较大,同时中小企业融资手续繁琐,中间环节较多,管理不规范,存在多头登记、多头收费、重复评估、登记期限不合理等问题;二是中小企业财务账务处理不规范。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及家族式的民营企业,财务账务处理随意性较大,相当一部份的企业财务账务处理不真实,银行难以获得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三是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普遍较差。据银行资料统计,相当部份中小企业均欠有银行贷款,且相当部分中小企业是在企业改制重组后成立的,尽管所有制和企业名称变更了但企业生产和人员并未改变,这部份企业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四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新组建的中小企业其经济起点较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家族管理方式较为明显,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下,内部管理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对这部份企业,银企双方配合较差,同时,银行贷款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遵义市银企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多数市场经济主体想发展壮大却举步维艰,归根结底,都因遵义市经济环境不理想所至。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